关于昨天下午的活动,本台特派员从巴黎作了以下的报道:人们谈了很多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以及所连带的社会危机。但是在这些危机的背后需要看到法国也正在经历着深刻的价值危机,这种情况不仅在法国,其它国家也存在。
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无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能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
只是近些年来它被人们利用并出于个人目的加以主观解释,阿希娅•比比的案件就是一例,她是社会-文化阶层很低的一个妇女,一贫如洗,做梦也不会想到要侮辱穆罕默德。
同时,能让教会与世界重新回味天主教司铎职的美善,也想到无数司铎在教会和社会中所表现的丰富圣德和所作的杰出贡献。问:教宗本笃十六世晋铎六十周年,您的祝贺是什么呢?
另一位可敬者伊尔德加达·布里扬,是一个德国家庭的母亲,她创建了社会爱德女修会,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在奥地利去世,藉着她的转祷显过一个奇迹。
人人都知道世界与社会被黑暗笼罩,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世界的信心与希望在哪里?教友:那你总应该陪我说话吧!神父:你希望我陪你说什么?陪你一起在宁静的空气里抱怨?或者坐在这整洁的小屋里谴责?
在今天的香港社会里,不难发现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
耶稣会圣依纳爵灵修中心主任吴伯仁神父对天亚社说,教友年里越来越多教友开始体认到依纳爵灵修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教友来分享,可以说出他们面对社会和家庭里的挑战,在信仰生活上的改变,这都不是神职人员能够说清楚
需要帮助他们利用同龄人的表达方式传播信仰,特别是在消费主义和相对主义蔓延的西方社会,人们正在失去基督信仰价值观。如果孩子们能够得到正确传教教育,那么传教意识便会在他们心灵中扎根,并受用终生。
《圣经》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怎样处世,怎样待人,怎样社会才能和谐,怎样人类才能进步,怎样才能符合天主的旨意,人怎样才能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