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训道篇》,拉丁文Ecclesiastes)传统上归于撒罗满王,虽然现代学者认为它可能出自后来的智慧学派,约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受希腊哲学影响较深。
(罗8:14-15)耶稣称天主为“我的父”,源于祂与天父的永恒同性同体;而祂将这称呼赐予门徒,意味着通过祂的救赎,人类被纳入三位一体的生命共融,成为“天父的养子”(弗1:5)。
团体创立四年后出现第一批发独身愿的修士和修女,第一位由团体培养的神父在1984年晋铎,这多元化的色彩,使团体充分表现了天主子民的特色。大家如同初期教会般淳朴地住在一起。
各位宗教研究的专家学者,各位宗教管理的官员,各位教会的同工大家好。我代表香港原道交流学会欢迎大家参加第四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这个研讨会是一个意
1583年意大利人罗明坚和利玛窦初到中国时,曾遭到官府和人民的共同驱逐,400年后的今天,天主教成为许多青年的时髦信仰。
她是位加尔默罗会的修女,她过着渺小卑微的生活:她定义自己为“一粒细沙。”由于身体不好,她仅24岁就去世了。虽然她的身体虚弱,但她的心却像传教士一样充满活力。
(格前1:19,21)那些立志成义的信者,追求的是一种从物质状态回复到精神状态的逆向反应,是以转退为进的逆向提升。他们修成的不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小聪明,而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顺人应天的大智慧。
弥撒讲道中,主祭的拉辛格主教(现任教宗)回顾了若望·保禄二世简短生平及一生业绩,最后说道:热爱基督是我们敬爱的教宗的力量泉源,凡是看过他祈祷,听过他讲道的人都知道。
一片叶子三个叶片,同样,唯一的天主内有三个不相同的位格:父、子和圣神。”人们豁然开朗,遂对天主圣三的道理有了初步的认知。
申5:12-15;咏81:3-8,10-11;格后4:6-11;谷2:23-3:6天主的一切诫命和福音的精神,都是为了邀请人善待自己和他人,学习彼此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