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意识到天主介入我的历史时,过去、现在以及冥冥中的未来,知道了感恩,并常常为我的信仰所感动。对于在我这样成长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的人,这样一种召叫与安排实在是合适不过。
它不仅为消除宗教团体彼此间的历史隔阂和误解,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对话”形式也成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何况是主内弟兄的不和不满。
(玛十九.21)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从汉代的“施粥”到隋代的“义仓”,从明代的“同善会”到清代的“安济堂”,无不闪烁着人间慈爱的光芒。
看着日益阳光的陈玛利亚,我不禁想起了小琴,如果她的生命中也能认识天主,那么她的生命历史一定会改写,她也会活得很快乐。主会赐她能力和刚强,智慧和胆量,一定能站立起来。
(谷7:10)这样的警告以及惩罚,在《圣经》历史中有着不少的案例,让人为之痛心不已。圣王达味的两个儿子就是如此下场。这种因不尊敬父母而招来杀身之祸的报应,未来不知还会有多少无知者会重蹈其覆辙。
我们的得救的确是祂的恩典,但救恩史更是爱的历史,需要我们接受并参与祂的爱,一如我们的圣母玛利亚和她之後的诸圣人那样。四旬期具有这样的动态关系:基督以祂的出谷先我们而行;我们则藉着祂、跟随祂穿越沙漠。
想起自己和一千多年前的沙漠教父在做同样的祈祷,这是一种怎样的历史传承和厚重感。这一次,因为不能说话,在路上又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反而多了很多用来默默地诵念耶稣祷文的时间。
对于圣地守护人巴通神父(P.FrancescoPatton)而言,这段历史自1217年开始,一直秉承着对话的标志,循着圣方济各灵感的萌生,投身入没有争执和纷扰的宣道生活。
历史会重演吗?是的,在一些教堂,有人用大部分时间去发展经济;更有人利用教友们的善心,以帮助穷人为借口而到处募捐,却是一笔笔糊涂账。
这一则历史正是印证了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把刀剑铸成锄头,枪矛制成镰刀,民族与民族不再持刀相向更证明在世人的心目中耶稣是和平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