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王若瑟回归天乡也有半年的时间了,可是我对他的怀念却有增无减。过去与他相处的情景一幕一幕地浮现在我眼前,犹如昨日,此刻却已物是人非,他与我阴阳两隔。
韩进贞、陈德英两位老修女守在陈三身旁不断地提醒他,教友们也闻讯赶来了,在神父、修女和教友们诵念临终祈祷经文中,陈三嘴角上挂着微笑平静安详地回归天乡。
而墓地内的墓碑,除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三块在原地保留,龙华民等三尊石碑移至教堂后院外,其它传教士与教友的遗骨碑石,全部迁往海淀区西北旺乡的新墓地。1966年,墓地再次受损。
我想,母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看到痛悼她的亲人和敢于怀念她的各地教友的,她在天之灵也一定会时常为我们祈求天主的,因为她期盼着在天乡与大家欢聚。
人生在世打尖住店,真正的福禄在天乡。奶奶就在这里等你们。”二姥姥的选择姥爷过世三周年祭日的前一天,妈妈接到舅舅的电话,说姥姥犯脑梗住进医院。妈妈叫上我们几个在身边的孩子急忙赶到医院。
第三天中午,老姨在亲人的呵护和教友们的虔诚祈祷中回归天乡。亲友们高声诵念终后祷文。当晚大城堂区副本堂神父葛存柱在本村教堂为老姨举行追思已亡大弥撒。
住在天乡的那位,常居住在人世间最不起眼的那群人当中。”从追思已亡节的第一台礼仪读经信息及教宗的反省,耶稣的两句话日后是否会让我们很多人因今天的疏忽、慢待、迟钝而震惊,甚至后悔不已?
此时此刻,我带着万般的敬意与依依不舍,祈请慈悲的上主,接纳他的忠仆郭福德神父,让他在永远的天乡安息;也祈求圣母玛利亚用她的双手,继续引领我们每一个人走在天国的路上,走在那牺牲与爱的道路上。
灵修小结:世间客旅:死亡提醒我们,在世上只是寄居者,真正的家园在天乡。信德与预示:亚巴郎购置墓地,是信赖天主许诺必实现的行动,预示未来产业和肉身复活的希望。
他们在讲道台上传福音,在圣体前为人代祷,在城市乡村中奔波牧灵,只为把主的爱带给每一个灵魂。然而令人痛惜的是,这些神父和修女在还年轻、正值牧灵“黄金时期”时,因病痛、意外或劳累过度,过早地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