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阻止耶稣离开家园,履行宣讲、医治和传扬福音的使命。由始至终,她陪伴在侧,从加纳婚宴席上,直到耶稣的十字架下。
在他的伤口中,我们得到了医治。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如何看待十字架的:我是否将它看作是一件艺术品,或者我是否期待看到这奥秘,是否进入这奥秘的核心,直到我看到奥迹的本身。
神贫精神正是医治唯物论的良药,虽然也吃也喝,也不停地劳碌工作,也赚钱攒钱,买房买车,到处奔波,但这一切都应为承行天主旨意而服务、效劳,绝不能把心思念虑都定格在眼前的钱财物质层面上。
还有人非常有趣地说:所有的人都是癌症患者,迟早都会结束现世生命,但人们却因贪生怕死的固有心态,总是千方百计争分夺秒争取延续在世的时日,这由各大医院皆人满为患可以得到充分验证,而令人惋惜的是,人们只重视医治和抢救肉体生命
(玛7:21)比如,一个人也知道天主要人去孝敬父母,但生活中却不供给父母衣食所需;父母有病不给医治;有时间带老婆孩子外出观光旅游,却很少抽空去老家看望和陪伴父母。
很多人都得到了天主的触碰和医治,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那双医治人类的慈柔之手,首先代表着耶稣的爱之恬美,接纳并抚平人类心灵的创伤,人类将在他赋予的祝福之中成熟起来。或者,更深层的寓意着,即使基督教会在受难的时刻,也仍旧因基督之爱的抚慰而使教会稳如磐石。
其实,言语的破坏,本身含有毒素,他的话已经给自己留下一个无法医治的创伤,设立了一个无法移除的障碍。故德训篇教导我们:“口不失言,又问心无愧是有福的人”。
他所行的大多数神迹是医治病患者。教会常常教训当儿女的应关心年老父母的生活。这样的教训是应该的。然而,儿女们满足了老人的物质需求后,谁来关心老人的灵魂呢?
我俩在广场上结识了一对中年夫妇,妻子脑出血100ml,经医治后幸存下来,但留下了语言含糊不清、肢体偏瘫的后遗症。两年来丈夫天天推她到广场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