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赖天主的主动召唤-人的回应可敬的主教、神父弟兄,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今年的复活期第四主日,即2009年5月3日,我们将庆祝第46届国际圣召节-为神父及献身生活的圣召祈祷。
日本的收养弃婴照顾的设施称为乳儿院,原则照顾1岁未满的婴儿,但有特别的理由,可以照顾学龄前的儿童。1岁到18岁的儿童和少年少女在儿童养护施设生活。
3月4日是四旬期首五,弥撒结束后,庞神父带领教友拜苦路,并安排堂区各小组轮流带领后续周五的拜苦路。
首先也是首要的,必须指出,关于悲伤,教父们作了一个重要的区分:即如下内容:事实上,有一种悲伤是适合基督徒生活的,借着天主的恩宠,这种悲伤可以变为喜乐:显然,这是不能拒绝的,並且是皈依之路的一部分。
该文件承认与梅久戈耶经验相关的灵性果实的美好,批准信友在那里举行公开敬礼。该文件还强调,“本文件的结论并不涉及对自称目击者道德生活的判断”,而无论如何,灵性恩典“并不一定需要人具有道德上的完美”。
在今天的灵修概念中,克苦这个词让我想起余秋雨在一次演讲中所谈及的昆曲来。他说昆曲被列为世界文明遗产,是我们的国粹。即是国粹就自然不应把它丢弃掉,可尽管如此,事实上它已不能像流行歌曲一样融入大众生活。
26岁时,我嫁到了朝阳县召都巴村,婚后身体一直不太好,婆婆找到看大仙的,说我带来的仙和她的仙不和,于是看仙的又让婆婆给我请了个仙。凭人的智慧是难以想象天主的安排。
但耶稣看出了试探者的“不怀好意,居心叵测”,他严词反驳:“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是的,我们生活确实需要“饼”(财富),也离不开“饼”。
耶稣的降生,受难,复活堪称祂拯救人类的三部曲。关于耶稣的蒙难死亡,在我们每天信仰生活中,祈祷时经常地诵念:……我信其(耶稣死后)降地狱,第三日复活!
“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2:20)以基督为生活的中心,教友们以教会为家,是建设教会温馨大家庭和堂区牧灵福传的重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