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时代的发展造就了青年人无畏的胆识和前卫的创意,他们并不满足现状,自从那次五月份的朝圣后,几个青年骨干便提出要组织一个堂区乐队,理由似乎很充分:青年教友们面对现实的生活压力急需得到心灵的宣泄和净化,
当我远离喧闹的城市,离开忙忙碌碌的工作,离开劳顿疲惫的生活,走进伫立在满山绿色的青砖瓦房,静静地注视着窗外蓝色天空下自由飞翔的小鸟,满坡色彩缤纷的野花,心灵就会被那一处处平静柔情的乡村田园生活感动。
生命准该有一个归宿;精神准该有一席之地;心灵准该有个家园;灵魂也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家乡吧!为此,多少人在一生中苦苦地摸索,却不知家乡何处。
「交谈必须充满人情味」,透过意志、心灵和双手来进行,从而签署协议。
3点钟,来自教区五个堂区的合唱团精心演绎了一场“音乐祈祷盛典”,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时而如一泓潺潺的细流,涤荡着人们的心灵,时而激情澎湃,振奋人心,怡人心脾,令人陶醉,更是呈现给天主的祷声。
「参与方能促进」正是耶稣对撒玛黎雅妇人的亲近、聆听和心灵交谈,然后促使她面对真理,成为福音的宣讲者(参阅:若四1-30)。教宗警惕道:「有时候,服务他人的动力阻碍我们看见他们的富饶。
宽恕,不仅是对别人的一种谅解,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解脱;宽恕一个人,比爱一个人更难,它需要付出更大的勇气,但唯有“宽恕”才是解脱心灵的唯一方法。
我的责任主要是灵性层面的,如帮助被判死刑的囚犯在执刑前做一些心灵准备。那期间,我内心的痛苦是无法表达的。因着生命之主的持续召唤与保护,我方才走过了那段苦涩的艰难之路。
在人们的集体创作中,安神父变成了『具有医治能力的神人』:他的铎职让他为病人带来不只是身体上,还有灵性上和心灵上的医治。作为外科医生,安神父特别关心身为母亲和孕妇的女士。
修女一生中体验了她修会的艰辛步伐和自己身体上的苦痛,但她总以信靠主作为滋养,心灵平安地忍受一切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