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肉体的生命虽然还活着,但灵性的生命却已经死了,故此他根本无法体验到造物主的临在,以及天主创造的这个世界的美好,仿佛整个世界都与自己无关,整个人变得冷漠、呆滞、对任何事任何人都漠不关心,这样的人亦无法体验到天主的临在
正如圣若望宗徒说:“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天主赐予人丰富的爱是为了让人生活在祂的爱中,而爱是天主的本质之一,为使人的生命更为丰富。
我们是站在复活的“真光”中生活,所以,我们也看到了所有人和整个世界的未来。有了主耶稣,我们不必要再听那些理论家的高谈阔论,也不会被虚幻的欺骗所误导。
1625年,在西安大秦寺出土,碑文引用了大量儒、释、道经典和中国古书中的典故来诠释景教即基督教义,碑文讲述了人类的堕落、基督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是各种文化表达的一个完美融合贯通的典范,同时也向中国以及世界昭示了在大唐盛世之时在我中华大地之上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最后一颗光耀世界的圣者之星陨落天际。
弥撒是天主在基督内,圣化世界的行动高峰,也是人们在圣神内,藉圣子基督,钦崇天主圣父的敬礼高峰[23]。此外,顺着礼仪年的循环,在弥撒圣祭中纪念救赎奥迹,且以某种方式使之活现在我们眼前[24]。
教友们都熟知圣经里富翁与拉匝禄的故事,对富翁的为富不仁而感到气愤,对拉匝禄的痛苦遭遇而感到同情,对天主的公义判断而加以称扬。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拉匝禄?有。拉匝禄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有。
例如默想圣母怎样参与耶稣的苦难,感受为母亲的眼见耶稣受众人离弃,受鞭打,戴茨冠,受人侮辱,被钉在十字架等的痛苦心情,更能使人加深对圣子耶稣的爱。最需要效法圣母的,是她对耶稣的爱。
人们往往会带着问题来到神父面前;也会带着饥渴、枯干、破碎及痛苦的心来找神父;还有的带着抱怨、愤怒、仇恨向神父倾诉。不拘什么人,也不拘有什么样的问题和困扰,他们都希望借着神父得到主内的平安和喜乐。
圣母在接受天使的预报时,也感到不安和担心,但她勇敢地以顺服作为对天主的回应,我们在生活中也常会遇到困难,感到不安,甚至是痛苦伴随着我们,但是我们应相信天主的恩宠,效法慈母,在困难中勇敢地回应天主的召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