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神学必须扎根于现实环境:「我们要自问,天主如何临在于我的生活现况。我们观察神学家和教父们怎样谈论这一点,然后回归现实处境。」执事候选人「必须自立更生,融为团体的一分子,不以『半个司铎』自居。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从《依撒意亚先知书》获取灵感,以“高山”、“登上”和“万民”3个词论述教会传教的意义,强调基督徒要怀著爱走向他人,因为传教“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份应奉献的恩典”。
我们要祈求这个恩宠”。
带领默想的耶稣会士博瓦蒂神父强调,每个人要按照所领受的圣召、恩宠,以及这份恩宠衍生的义务,省思上主对自己的要求。
因此,正如教宗方济各说的,在这时期中,要聆听天主的声音。这样一来,我们才能跟随天主的道路,寻找复活的方案。静默能增进人们聆听自己,聆听天主和他人的能力。
这是使耶稣受苦难折磨的愤怒,不断地要摧毁人。教宗表示,「教会在天主的安慰与世界的迫害中向前迈进」。教会「若没有遭遇困难,就少了某样东西」;「魔鬼如果不动声色,肯定有事出了问题」。
教宗指出,在圣神降临节即将到来之际,复活期第六主日的礼仪要传达的两大讯息是遵守命令和许诺圣神。教宗解释说:「耶稣要求我们爱祂,但祂阐明:这份爱不止于对祂的渴慕,或是一种情愫。
教宗说:“你们要经常随身携带一本袖珍版的《福音》书,将它放在口袋或手袋里。你们要每天诵读一小段,这样你们就能养成诵读天主圣言的习惯,清楚明白哪个是天主给予你的种子,我以怎样的土地来接受这种子。”
因此,我们要善用自己的财富,在人生中行善,「视之为对天主和弟兄姊妹的服务」。这该从我们的城市做起,如果我们不带着自私的目光,就能看到周围有许多人需要我们伸出援手。
生命树的特性是:凡吃了上面所结的果实,便能活到永远;而主耶稣是生命的食粮,他实实在在告诉我们说:“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复活,因为我的肉,是真实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实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