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会长八十有二,深受本村教友爱戴,被神父委任为尚义村教友们的会长,他竭心劳力,为教会服务数十载,经历了社会的动乱,教会的颓废。现已走过了拨乱反正的岁月,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我的家庭成员共十人,三个女儿、女婿,一个外孙,一个外孙女,分别居住在吴桥、郴州、北京、天津,每到主日,大家都会到各自居住的城市教堂里参与弥撒,去感恩天主,领受主的祝福。
在教堂附近,有一座教会医院,由仁爱会创办于1913年9月(现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家喻户晓,方圆几百里的老百姓都称它为白嬷嬷医院,因为在医院里做服务工作的几乎是清一色戴着白帽子的仁爱会修女。
刚回到酒店,神学院的修士来微信,问我在哪里,汕头的神父找你,加上黄主教手下的神父微信,他说他到处找我们,一出教堂,怎么人就不见了。我告诉他,我们想28日离开汕头,去梅州。
平日里村内居住教友不足百名,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在不是节日甚是节日的庆典日,凡外出的、外嫁的几乎全部归来,参加这百年一遇的庆典。
10月13日,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由徐麒方神父主祭,张振华神父共祭,在苏州常熟堂区塘角天主堂举行当日的主日弥撒,弥撒中,本堂徐麒方神父邀请百岁司铎张振华老神父为大家讲道。
由教堂的分布,以及台湾民众对教会的公信力和神职人员在台湾社会里的正面形象,可以看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教会在梵二以后极其活跃,充满信仰的活力。
教宗府讲道神师坎塔拉梅萨枢机在圣座降临期第三场默想神功中,默想了基督以贫穷和受苦者的形像临在世界上的主题,邀请每个人在教会的贫穷和困苦,以及自己的贫穷和困苦中认出基督。
然而,在格雷厄姆∙法梅洛[1]的眼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语诗人是保罗∙阿德里安∙莫里斯∙狄拉克[2]。
坎塔拉梅萨枢机举行了将临期第一场讲道,省思了跨宗教对话。教宗方济各也在场聆听。(梵蒂冈新闻网)跨宗教对话与福传并不对立,而是确定福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