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潘国光神父在上海传教期间,中书公(徐骥)日侍左右,化诲者,数以几千计,旧堂不能容众,因谋于中书公,复建堂于县治之北安仁里,又置田二三顷,取租足用,以备不继……在徐光启的影响下
耶稣为救我们免陷地狱,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倾流自己的热血,补赎世人的罪,满全天父的旨意,赔偿他的光荣。耶稣爱我们,甚至无条件地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他在弥撒中重演十字架的祭献,而且捐出身体作我们的食粮。
把负担交给耶稣我们基督徒也有这样的经验:哎,累死了!我们在一起讨论困难与问题时,总觉得自己是最苦的人。
后来,在《默想全书》中,读到圣周五的默想上说:“钉在耶稣两旁的二盗,起初也随恶人的表样出言辱慢耶稣,后来名叫弟斯玛斯的右盗为什么忽然改变,回头改过,得了救赎的恩典呢?
我们与耶稣同为司祭。我们借着圣洗、坚振两件圣事一切教友都分享了耶稣的司祭职。在弥撒中教友与司铎和耶稣共同执行祭天的职务。教会希望我们主动地、有意识地参与礼仪。
这就是我们身处的背景,去默想四旬期第二主日耶稣显圣容的内容(路9:28-36)。“有一片云彩遮蔽了耶稣、梅瑟和厄里亚。他们进入云彩时,门徒就害怕起来。”
我们看到患血漏病的这位妇人,她相信只要摸一摸耶稣的衣服边,她的疾病就会好。因此她挤在人群中,从后面偷偷地摸了耶稣的衣服边,然后她的血漏病就被治愈了。
在耶稣的眼里,地球和自然界那一张张普通的脸,都在向我们诉说着许多非凡的事情。那么,耶稣在“麻雀与百合花”中,又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非凡事情呢?
耶稣在祂受难前夕,以饼和酒的形式将自己的身体献给天父,把它们作为食粮赐给宗徒们,并命令他们一直延续这献祭,以纪念祂。主的晚餐礼仪福音记述耶稣为宗徒们洗脚,从另一个视角表达了感恩祭的同一个意义。
在三原教区通远堂区马神父的带领下,通远堂区的福传工作搞得热火朝天,教堂内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人读经、学圣经、学跳舞;扫堂、拖地抢着干,每周积极外出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