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追悼词中,本笃十六世是这样提及迈斯纳枢机的:在最后一次与这位已回归天乡的枢机主教的对话中,使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他找到了超脱的喜悦,内心的喜乐和对天主的坚信不移。
教宗抵达后,先在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的罗马厅会见了该国总统和总理,又在同一个博物馆的文艺复兴厅与该国主教们见面。教宗提到这个国家过去的殉道历史,并指出不但要守护过去,也要展望未来,活出爱德,见证福音。
金鲁贤主教的一生可谓与中国教会同行的一生,他的经历和作为可谓中国教会近代历史的写照。1916年生于上海的金鲁贤,幼年丧亲,和当时千千万万的孤儿一样,他也是由教会一手养大并培养成才的。
那时天主教就其外在的结构,对教义的陈述,祈祷经文以及教会礼仪的仪式而言,使用的都是拉丁文,这就使牧道者难以施教。如何将基督福音广扬华夏,就是当时遇到的新问题。
信德讯春节临近,1月29日下午,唐山教区小套堂区祁得胜神父带领会长王太山和善会人员去看望神父、修女的父母及新领洗的几位教友。
埃尔比勒(亚洲新闻)-类思.拉斐尔.萨科枢机呼吁伊拉克迦色丁教会的主教和神父,庆祝圣体圣事「在其普世的维度上」,并进行「个人和集体祈祷」,听取教宗方济各的劝告「没有祈祷,没有人可以成为耶稣的门徒」。
作为一名教友,我没有神职人员的那种全奉献,但自己信徒的身份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教会内所有的信仰生活都应该与自己有关,尤其是这种年度性的信仰活动。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徐家汇大堂的老本堂,圣德不凡的蔡石方神父,于1993年圣诞节写给侄子、侄女的一封信,信中说:人是因信德而生活的,没有信德成不了天主的儿女,等于耶稣没有为他降生救赎,是多大的损失呀!
绍马里神父补充说: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加剧的情况下,在耶稣的故乡仍然有人愿意见证信仰。耶路撒冷拉丁礼宗座署理皮扎巴拉总主教(Pizzaballa)主持了其中一位执事的祝圣典礼。
7岁之前,他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所生活的那个岛国突然掀起一场革命,他失去了一切。当他们一家在美国迈阿密登陆时,所有的家当,是他父亲口袋里的一叠已被宣布废止流通的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