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5月15日主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圣神降临节弥撒,指出耶稣藉着圣神的恩典恢复我们与天父的关系。
当天选读的《玛窦福音》中,耶稣勉励门徒趋向天主的完美,天主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玛五45)。耶稣和法学士对法律的解释有所不同:法学士将法律严格地施加在犹太子民身上;耶稣则将这法律推向圆满。
主日福音记述,耶稣在一个法利塞人首领家中吃饭,看到宾客争选首席,便以比喻教训他们谦卑行事。教宗评论道:历史教导我们,骄傲、追名逐利、虚荣、炫耀是导致许多恶的原因。
该学院今年庆祝创校110周年,并举办一场国际会议,题名为「耶稣与法利塞人:跨学科的重新审视」。教宗对圣经学院师生的讲话紧扣著本次会议的主题。
马棚里的小耶稣,裹在一层薄薄的纱布里,靠牛羊的哈气保持身体的温度,他是那么单薄,那么弱小。厚厚的积雪覆盖了他所在的山顶,有风从洞口吹进来,雪花砂粒一般打在小耶稣的身上。我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隐隐的痛。
有一个法学士起来,试探耶稣说:“师傅,我应当做什么,才能获得永生?”耶稣对他说:“法律上记载了什么﹖你是怎样读的?”他答说:“你应当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并爱近人如你自己。”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争吵,而争吵的事只有一件——宗教信仰。他是无神论者,而我是基督教徒。
耶稣曾对门徒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玛16:24)如在生活中不肯牺牲自我,做事任性、固执,缺少真正的爱,那就不是真热心。
就如基督在预言自己将要受苦受难时,伯多禄极力阻止,他虽然跟着耶稣,甚至是为主耶稣着想,但却成了最不了解主心主旨的人。当我们真正从繁忙中静下来时,回过头看看走过的路,才发觉主耶稣不在身边了。
还有的国家的大学生和热心人士搞爱心酬金活动,每个人拿着募捐的小箱在人多的码头或集市搞活动,这样的活动对他们的国家已不希奇,奉献者在热心人士的提倡下,很是配合,他们双方都在为了一个爱的付出而成为共融,每人会自觉的把一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