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博尔山上,在耶稣的旁边,也出现了梅瑟和厄里亚,这两位是法律和先知的代表。教宗解释说,“耶稣的新颖就是满全旧约,且揭示了其中更深的意义。同样地,同道偕行的旅程根植于教会传统,同时向新颖事物开放。
教宗又说:“有个细节是路加所记载的,值得我们强调,那就是耶稣和梅瑟及厄里亚谈话的主题,他们两人出现在显圣容的耶稣身边,正在讨论耶稣的去世,也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
就连信仰之父亚巴郎、以民代表梅瑟、耶稣的祖先达味圣王……都未领过洗,是否也该下地狱?难道生不逢时就倒霉?……这些问题,沙勿略当时很难圆满地回答。
旧约诺厄时代,天降大雨,40天后,雨过天晴;梅瑟带领以色列子民离开埃及,在旷野流浪40年后,进入天主所预许的福地;耶稣在旷野中守斋、受魔诱,40天后,天使亲自来服侍他;耶稣复活,40天后升天,坐在天主的右边
原先残缺不全或模棱两可的,现在渐渐明朗起来:“于是从梅瑟和众先知开始,(复活的基督)将整部圣经中论及他所说的一切为他们一一讲解……他开启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明白圣经”(路24:27,45)。
例如我们想到梅瑟被称为天主的仆人(参阅户12:7),还有玛利亚说自己是:“请看,上主的婢女”(路1:38)。那么,仆人的醒悟不是由于害怕,而是渴望,在等待去与来临的、他们的主会晤。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宗徒大事录》,宗徒们於公元49年召开耶路撒冷会议,决定了皈依基督的外邦人不必按照梅瑟法律的要求行割损礼(宗十五22-31)。
照顾最弱小者教宗首先回顾了耶稣圣心护理病人修女会的历史,提到这个修会的三位创会人,玛利亚·安古迪亚斯·吉梅内斯(MariaAngustiasGimenez)修女、可敬者玛利亚·约瑟法·雷西奥(MariaJosefaRecio
1982年以前这里没有一位教友,一位梅姓的村民因患病,在其它地方领洗入教,回来后,成了这里的第一位天主教徒。
文告签署日期为3月19日,发自罗马杰梅利综合医院。慷慨奉献生命——文告一开始便提出这一核心思想。文告通篇鼓励人们满怀希望地去回应内心所感受到的召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