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王要去同别的国王交战……”(路14:31)在今天的福音里,基督把所有的人放在一个公平的审判座前,不分种族、肤色、文化、地域,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早早晚晚要面对的,审判的标准不再是天主十诫、圣教四规,也不是各国的法律法规
不少人丧失了灵魂,不是天主不赏给恩宠,而是他们不与恩宠合作。不少人生活得不快乐,不是自己拥有的太少,而是因为自己奢望的太多;人生的压力不是源于生存,而是源于攀比。
耶稣重复的问同一的问题,说明耶稣很在乎这个问题,说明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首先要求伯多禄更爱,其次是从心里发出的。一、从耶稣这方面看:耶稣的问话是一个比较的问题。
(四4-5)教宗表示:「圣保禄劝勉我们的喜乐既不是肤浅的欢乐,也不是单纯情绪的高兴,更不是世俗的欢愉或消费主义的快乐。不,不是这些,而是更加真实的喜乐,我们蒙召再次品尝其滋味,品尝真喜乐的滋味。
(梵蒂冈电台讯)做基督徒不是为获得一种社会地位,而是要成为服从天主的见证人,如同耶稣所做的那样;这样做的结果是遭受迫害。教宗方济各4月2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
平安需要选择,它既不能强加于自己,也不是偶然得到的。这是教宗方济各9月5日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时所表达的思想。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解释天主十诫第三诫应记住安息日,守为圣日的含义。
教宗说,“耶稣基督赐予我们并仍在赐予的合一不是全体一致,也非不惜一切代价地取得共识。合一遵循一项基本准则,就是尊重人”。(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9月25日在梵蒂冈接见了普世博爱运动之友主教们。
它让我意识到我不是我的头发,不是我的体重,不是我的体格,也不是我的脸。我远不止这些。我已经意识到,每天照镜子是我的责任,我知道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情。
我们不要忘记,我们是一条大链子的环节──由一群将信仰的真理传承给其他人的男女所形成,他们指望我们将信仰的真理传承给其他人。成为传教士的前置条件,就先要认识这份美好的遗产──就是教会的信仰。
应该说,老年人是社会、教会的宝,人到老年,就到了完整之年,智慧之年,一个老人就是一本智慧的书,老年人不是不中用,而是用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