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无论是在公开场合发言表态或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还是在私下的交流、交谈中,胡公既不躲躲闪闪,也不见风使舵,总会如实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提出中肯建议。
在这个普世教会广传福音的年代里,我们刊登教友欧羽琳的文章,其意在于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国教会内的广大神长和教友们效法圣保禄宗徒,大力开展福音的传播工作。正如圣经上所讲的:“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割。”)
为了喜迎“司铎年”,“信德”专刊已刊登了一些神父关于“司铎”的文章,本期的“给国内神父们的一封信”,你将看到一位海外教友对“司铎”的忠告与关爱。
不久,台湾《宇宙光》杂志便约请周联华撰写《新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作为对蔡仁厚文章的回答。但是在涉及道德、人格的问题上,这篇“对话”似乎只有退守之势。
《爱的喜乐》劝谕(梵蒂冈新闻网)《罗马观察报》5月17日刊登了比利时神学家卡尔梅恩(LaetitiaCalmeyn)女士的一篇文章。
有待挖掘和扩展的巨大空间2013年5月3日,《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以“宗教慈善,仍需破局”为题刊发了一组文章,指出《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出台对于中国宗教界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
不成想前辈今日突然撒手人寰……今谨以其生前的自述文章及下面的这组照片纪念这位高龄前辈,并请大家为银安当神父献祭祈祷。
龙华民神父是一个不轻易认输的人,他仔细研究了高一志的书面资料,于1623年撰写了《论中国宗教的几个问题》一文,这篇文章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激烈论争。
龙华民神父是一个不轻易认输的人,他仔细研究了高一志的书面资料,于1623年撰写了《论中国宗教的几个问题》一文,这篇文章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激烈论争。
有个叫戒嗔的小和尚,开了个博客,非常火,有几千万的点击数,其中文章后来还结集出版了三本书《戒嗔的白粥馆》,风行两岸四地并多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