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在山东岱家庄同中国朋友们在一起圣福若瑟于1852年4月15日生于奥耶斯(Oies),该地原属于奥匈帝国,今属于意大利版图。
教宗在他的要理讲授中推崇这位圣女具备良善、勇敢和贞节非凡的德行,她同意大利和欧洲的主保锡耶纳的圣女加大利纳有相似之处。
我们也如那位从耶路撒冷下到耶里哥的人一样,下降至死亡的深渊,而耶稣、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用祂的爱与怜悯在我们的伤口上涂油,治愈我们的创伤。
事实上,耶稣来到耶里哥--这座低于海平面的、被认为是阴府之境的城邑,专为寻找迷失者。
我是1993年复活节领的洗,付洗的是已故的本笃会分会长侯夲儒神父。领洗前夕,侯神父送给我两样东西:一盘檀木念珠,一本美国耶鲁大学斯彭斯教授撰写的《利玛窦传》。
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传教士,如中国的利玛窦、艾儒略、汤若望、南怀仁、印度的诺比理、越南的陆德……,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知识丰富的,正因为他们非常熟悉很多国家的文化结构、民族风俗、历史传承
峨冠博带效佛儒,电舌波辩启暗明。昼夜立言解几何,悦帝定中国心宁。公愿天朝慕十字,逢龙卸甲身轻盈。大人先生均须记,常祷善修泰西灵。
——耶稣对福女儒利亚(Bd.JulianofNorwich)说的话这是每个旅行者最大的焦虑——当你乘坐的飞机晚点了一个小时才降落,而你要转乘的飞机的航站是在机场的另一端。接着就是你一场疯狂的冲刺。
三山(福建)教友李九标在《口铎日抄》(艾儒略述,李氏记)“小引”里还专门解释过,他说:泰西诸司铎之航海而东也,涉程九万,历岁三秋。比入东土,而尺丝半粟,毫无所求于人,独铎音远播。
在制作风格上,我运用动与静的对比,刻画利玛窦身穿中国儒服热情介绍、徐光启饶有兴致观赏并亲切搭肩的画面,以此展现二人亦师亦友的情谊与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