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有许多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名句,但是作为一个养育孩子的母亲,我最不敢触碰的章节是有关记载耶稣惨死的部分,例如若望福音第19章25-30节: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站着他的母亲和他母亲的姐妹……耶稣见了他的母亲和爱徒
从肉身角度爱自己,其实是最低端或称最低档次的爱。我们每个常人都有吃喝拉撒睡的基本生活需要,从生活需要满足自己也就成为最简单的爱。比如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冷了加衣、困了睡觉等等。
不久,在这个礼仪中又加入了基督教的三个入门圣事:受洗圣事,坚振圣事,圣体圣事,为此这个晚上就成为教会最神圣的夜晚。
上千名学生中,我是唯一的平信徒,其他都是来自不同修会的修女。她们身着会衣的颜色样式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来自世界不同的教区,犹如一个具有不同神恩的国际大修会,一个欢快的大家庭。
她出生在一个老教友的家庭,落地八天受洗,取圣名玛利亚。名字虽好,可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属天属灵的快乐与幸福,因为她善妒,她的善妒是从最初的羡慕心理一路发展而导致了自己的痛苦与不堪的。
但我总想该有一位世间最大的真神,依靠他一路走,一路爬坡……几经周折,在二姐的帮助下,找到了天主。94年的圣诞节,我和两岁的儿子同时领洗。
这种情况所暗示的相互的外疆域性(或最好说成是无疆域性)的矛盾状况可以归纳为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模式。
教宗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的要离讲授,透过厄玛乌门徒与耶稣的相遇,指出天主始终与我们同行,即使在最糟糕的时刻。耶稣与厄玛乌门徒的相遇非常短暂,却完全注定了教会的命运。
今天在圣母无染原罪节,福音给我们描述了在人类历史中,最重要、最美好的时刻之一:天使报喜(参阅路1:26-38)。当圣母向总领天使加俾额尔回答“是”时,也准备了天主子耶稣的降生。
玫瑰经念完后,教宗发表一篇以效法圣母为主题的讲话,勉励信友们毫不迟疑地走向他人,尤其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将帮助、体谅、仁爱带给人,如同玛利亚那样,将我们最珍贵的宝藏:耶稣和祂的福音带给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