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讲道中指出,福音多次呈现耶稣与群众同在:从耶稣诞生时朝拜圣婴的牧童和三王,以及作异梦的年长者,直到祂受难时为祂擦汗的妇女、帮祂揹十字架的基勒乃人,以及左盗右盗和百夫长。
坎塔拉梅萨神父首先指出,依撒意亚先知描述了一个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的人,这个人就是纳匝肋人耶稣,祂是世界上所有遭遗弃、没有权利的穷人、被拒绝,以及得不到同情者的典型。
教宗接著指出,这块土地藉著被上主的油膏浸润的德肋撒修女给世界和教会带来馨香的具体标记,“当真福的馨香洒在我们人类疲惫的双脚上时”,这个人“能让这馨香四处散发”。
在记者提问时,罗马尼亚电视台记者指出,近些年来这个国家的数百万人离乡背井,在国外寻找工作。对他们留在国内的家庭,教宗有什么话要说?教宗表示,这是一种令人痛心的情况。
教宗首先指出,「地中海向来是人员过境、交流的场地,有时也是冲突的地方」,如今它传来了「一连串悲惨的问题」。
谈到“同道偕行”,教宗指出这需要努力“一起行走,不仅与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也要与所有相信耶稣的信徒一起行走”。为了重新活出同道偕行,聆听是一个基本的经验。“职位越高,越要懂得聆听。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以《宗徒大事录》为主题,当天讲解了伯多禄因耶稣的名行奇迹,指出在这位宗徒身上显露出“一个无边界教会”的面容,这个教会“感到自己是众人的母亲”(参阅:《福音的喜乐》劝谕210号)。
这位研究亚马逊流域长达40年的专家指出,亚马逊是地球生态的核心,蕴藏著庞大的社会和生态多样性。但是「我们现在非常接近亚马逊雨林的衰竭,科学精确严谨地提出这一点」。那么,该怎么办呢?
教宗指出,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社会外表高速发展,实则生命力奄奄一息,一切索然无味。有些人忘记怎么发自内心地笑,像个行尸走肉,无法与别人分享生活。「世界上有多少人享受著富庶的物质生活,却是孤独的奴隶!」
圣父注意到圣诞马槽常会放一些看似与福音记载毫不相干的小塑像,并指出:「在耶稣开启的这个新世界里,有关人的一切和每个受造物都享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