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引用《望德不叫人蒙羞》诏书补充说,主耶稣基督“是我们的希望,应时时处处向所有人宣讲祂”。支持教会的传教事业教宗以这个观点,将眼前这些捐助者的善行与“支持普世教会的传教和爱德”工作结合起来。
施特劳斯最早是从布雷希的TheWorld'sMostDangerousPlaces一书中了解这位福音传播者。
(雅1:22)这句圣言给予人福音的生命,但它必须在生活上实践出来。如果天主向我们说话,我们能不接受他的圣言吗?圣经记载天主邀请人聆听他的话共有一千一百五十三次之多。
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从徐家汇市中心赶了数十公里的路,来到素有鱼米之乡的郊外小镇上的朱家角天主堂,为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渔民教友,及周边闻讯赶来的众多信徒举行弥撒圣祭——传播天主的福音
救主耶稣在走出隐居生活公开传福音的前夕,曾做了一次值得后世仿效的准备工作,即是他被圣神领往旷野、四十天四十夜禁食、战胜魔鬼试探的过程(玛4:1-11);教会之所以将此称为四旬期而置于礼仪年复活期之前,也正是为了让普世信友练习成为基督门徒当做的精神准备
教宗表示:金钱若成了人崇拜的对象,它将支配人的选择。今天需要与全球化经济主导体制所酝酿的丢弃文化奋力搏斗。
突然有个想法在我脑中浮现,苦路的终点是耶稣的死亡,若拜苦路只是纪念耶稣的死,或是陪伴他、哭他受的苦,感受他的痛,似乎并不是耶稣的意思,因他曾明说:你们不要哭我,但要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
4月16日也是圣女伯尔纳德和圣本笃·若瑟·雷伯的纪念日。
以教宗若瑟·拉青格为名的梵蒂冈基金会,每年都将拉青格奖授予优秀的神学家们,今年这一荣誉称号将于10月20日下届世界主教会议召开期间颁发。
(若11:25-26)你信么?我们要冷静清醒地意识到,并应该预防另一种更加危险的死亡,即俗话说的:哀莫大于心死。这种死亡才更加而且特别需要耶稣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