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如梵二所强调的:“感恩圣事是整个基督徒生活的泉源与高峰。”也就是要我们信友把感恩祭的精神与生活结合起来,并用生活去印证。感恩祭就是主的晚餐,是与耶稣一起坐席进食的正式餐宴。
但在后来的十多年里,德兰姊妹因着她基督徒的好表样,不断说服着家人。在她的影响下,她的父母和她的丈夫、儿子,以及妹妹、弟弟等十多口家人,全都领洗入了教。她的婆婆一家和婆婆的许多亲朋好友也都成了基督徒。
把负担交给耶稣我们基督徒也有这样的经验:哎,累死了!我们在一起讨论困难与问题时,总觉得自己是最苦的人。
并在那里建立了令人值得赞扬的基督徒团体。
读后,我深感这与我们教义中的博爱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基督徒还得加上一条:要爱全人类。正如《欢乐颂》高唱“一切人类是兄弟”!当今世界,不管在哪一个地区和民族,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呼声,那就是爱的呼声。
教宗解释道,基督徒团体的生活“在圣神内得以重生”。藉着圣神,基督信仰生活得到滋养,继续“灵性上的搏斗”。灵性搏斗正是《迦拉达书》的另一个重要训诲。
351名与会者从5日下午到6日上午探讨的议题,诸如:从修生起,到司铎、平信徒和要理教员,“人人”接受培育的必要性;妇女的角色,以及受祝圣和没祝圣的职务;感恩圣事的中心地位;对穷人的重视;移民潮、侵犯、基督徒受迫害和遭磨难的悲惨处境
在堂区团体的层面,特别着重每次弥撒圣祭的每个细节,因为“教友们参与圣体祭……整个基督徒生活的泉源与高峰”(《教会》教义宪章,11);又或在堂区内组织“时辰颂祷”、朝拜圣体、团体修和礼等祈祷聚会,让堂区内每一位成员
为了感谢天主,君士坦丁皇帝把他家族的地产——拉特朗宫(PalatiumLateranense)——捐赠给教宗,并改建为基督徒的首座大教堂。
十字山不是很高,但盘山道路却不短,拜苦路时,我们大家都跪下,路上多碎石,跪在上面很不舒服,但是我们大家没有一个人不跪下,大家都虔诚地朝拜上主,忏悔己过,求主垂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