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想起了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故事,于是开始了对这位妇女的帮助,经常买些食物、饮料给她。渐渐地,这位流浪街头的妇女便和解玉东由陌生变为了熟悉。
他在自己的《遗嘱》中,亲笔清楚地写到:本人往生后,殡葬礼依罗光总主教模式举行,即:医生宣告死亡后,二十四小时内入殓(遗体不入冰库)、封棺,不瞻仰遗容,棺材移至双十路法蒂玛圣母天主堂楼下,不放遗像,不放祭桌
哥耳哥达的悲惨事件发生后,有一位神秘的旅客与前往厄玛乌的两位元门徒对话,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看到这样的风格。
(玛25:40) 在耶稣的三年公开生活中,主基督的两件见证非常突出:一是大力宣传福音,宣布天主的国近了;二是施行爱德,他随时随地帮助有需要的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救人急难。
第二次是玛26:30及谷14:20所记载,晚餐之后,他们去山园祈祷之前的礼毕赞曲:唱完圣咏,就出来,往橄榄山去了。
正如圣多玛斯(1225~1274)指出的:“真正的祈祷是生活在神的氛围中,生活在神的奥迹内。”
主耶稣说:我不是来废除法律,而是为了成全法律(玛5:17);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人的,我来不是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路5:31-32)。主耶稣是为了重建,而不是抛弃有弱点或犯罪的人。
(玛25:40)爱护贫穷弱小的人群,援助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事实上,每位基督徒当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给身边的边缘弱小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爱心,使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祂告诉撒玛黎雅妇人,天主是神,朝拜祂的人,应当以心神和真理朝拜祂(若4:24),祂自己就是“真理、道理和生命”(若14:6)。我们基督徒的每一个祈祷都是在主耶稣内,通过圣神,朝拜天主圣父。
际此,我们又想到另一件真福:约纳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因为不是血和肉启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玛16,17)。天父给西满启示了什么呢?给他启示了耶稣是默西亚,是永生天主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