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日是欧洲主保之一:圣女十字架本笃德肋撒,也就是圣女艾迪斯•施泰恩的占礼,教宗特别向信友们谈到这位在纳粹时代为信仰致命的圣女,他祝愿这位圣女为福音作的英勇见证帮助大家常常信赖基督,并在自己的生命中活出基督的救世讯息
一位印度政府官员曾对德肋撒修女说:姆姆,你知道吗?我爱基督,但是我恨基督徒。接着他又解释说因为基督徒没有把基督带给我们,他们没有圆满地活出基督徒的使命。
母亲叫付美香,圣名德肋撒,1932年生于河南华县,幼年奉教,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姨出生不久离开人世,姥爷务农,姥姥常年重病缠身,两个小姨还小,9岁的母亲就挑起了洗衣、烧火、做饭、照顾小姨的家庭重担,沉重的家务劳动练就了母亲的吃苦耐劳
印度的德肋撒姆姆禁止她的修女们到那些没有司铎的地方传教。为她而言,圣体就是她及整个修会的基础与根源:没有司铎就没有圣体,没有圣体就没有仁爱修女会。
教宗指出,这位纳匝肋的木匠面对家庭的“具体问题”,就如世界上所有的家庭,尤其是移民家庭那样。在这层意义上,圣若瑟的确是那些“被迫遭受灾难和饥饿者”的主保,他们因“战争、仇恨、迫害和贫穷”离开了祖国。
承接着上主日的福音,耶稣的“同乡”——加里肋亚(耶稣曾受教养的地方)的人——都称赞祂所说的话,并“惊奇他口中所说动听的话”。
(申八:14-18)再者,这愚笨的富翁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除了肉身还有精神,如印度德肋撒姆姆说的,精神是贫乏的。
每个人竭尽全力服务堂区,敢于担当、负起责任,让天主爱的大家庭充满活力。
因1924年狼山圣母显圣于该山之巅,并洒玫瑰花雨于北麓一湖泊处,当地黄齐诗一家从而改奉圣教,并奉献土地,翌年教会才终于能在该地建立一座小堂。此后,狼山名声逐渐在公教信友中传开,也由此开了朝圣。
在圣艾智德团体推动的和平会议上,萨科主教强调,殉道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或目标,而是信仰见证的日常现实。主教邀请受迫害的基督徒更新他们的信仰和承诺,强调他们临在中东的价值,是一个希望与和平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