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教会宪章8,62)“耶稣的母亲现在身灵同在天堂安享荣福,她正是教会将来圆满结束时的预像与开端;同时,在此人世,她给旅途中的天主子民明白指出确切的希望与安慰,直到主的日子来临的时候。”
在她的眼中我们都是兄弟姊妹,她虽然被天主荣召升天,但却依然殷切希望我们这些“旅此尘世的厄娃子孙”,都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勉力承行天父的旨意,出色地完成天主在人生旅途所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神圣使命;特别在修德立功荣主救灵方面
圣若望·厄德看到大公会议法令没有推行的严重后果,深切感到大部分神职人员培育不全,致使信友的灵修生活严重缺乏的帮助”。圣人看到教会内部这方面的缺失,于是创立一个专门以培育司铎的修会。
修女们要面向社会、走向社会、服务社会;3、修女们与主教、神父和教友们之间要加强了解,促进合作;4、修女要积极参与使徒工作、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以服务为基督作见证;5、恢复修女神学培训班,加强修女圣召及灵修培训
因此,我们在欢庆耶稣复活的同时,更该加强对自己超性生命和灵修生活的不断更新:“借着同他相似的死亡,已与他结合,也要借着同他相似的复活与他结合,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旧人已与他同钉在十字架上了,使那属罪恶的自我消逝
教宗在劝谕中激励教会牧人、修会人士和一般教友熟悉圣经,绝不能忘记天主的话乃是真正与活泼的基督信仰灵修的基础。
他重申圣经的重要,因为天主的圣言是神学、灵修、使徒工作、传教使命的泉源。接着,纳吉布宗主教向出席会议的人士讲述了中东基督信徒的处境,他强调基督信徒间必须团结、合作,也指出鼓励圣召的需要。
惯例可以说是一种传统,它对我们的信仰、灵修或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事程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事物总有两面性,如果处理问题完全依赖惯例,就会形成惯性和惰性。
教宗本笃十六世9月5日到离罗马80公里处的卡皮内托镇进行牧灵访问,庆祝颁布“新事”通谕的良十三世教宗在这里诞生200周年。教宗为地方上的居民举行弥撒后,搭乘直升机返回冈道尔夫堡主持主日念三钟经活动。
而新版的《弥撒经书》多了一篇《总论》,其讨论的,不仅仅是礼规,亦包括了教理、灵修、礼规背后的意义,当然也包括如何举行弥撒。弥撒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圣道礼仪和感恩礼仪。这两部份密切结合,形成一个敬礼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