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注视的光辉照亮我们的心目,教导我们在其真理及其怜悯众生之情的光照下去看一切事物。”(参阅《天主教教理》2715号)“我注视着祂,祂注视着我!”
我们要做出慈悲的见证,发挥温柔的怜悯心,渴望接近他人并在盛行的冷漠中施以援手。教宗接着引用了意大利一位亲近穷人的已故主教贝罗(ToninoBello)的名言:「我们应当创造安排希望。」
在那里,天主会与你相遇,并向你展示如何以更深层的意义去生活、去工作,或者面对你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的生活状况;并以服务的精神,“沉浸”在他的慈悲与怜悯中。这可能是今年将临期我们所需要的洗礼。
天主“以亲近、怜悯和温柔的话语”来探望我们,若翰在荒野中的宣讲传达了这一讯息,那就是“天主没有不愿去探访的地方”。天主进入我们的渺小,那是祂钟爱的地方;天主进入我们的干涸,那是祂想要解的渴。
探望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那些受到病魔缠绕、在病苦中挣扎的人,特别需要教会的关心和怜悯。同时在向病患孤寡奉献爱心的行动中,我们参与探望的人也会感受到教会的温暖。”
教宗说:“我邀请他们接受天主关怀的安慰,并以天主圣言的力量成为子民的先知,成为祂怜悯、关怀和温柔的标志!”
教宗最后邀请每个人反省:“我们是否怀有基督徒的喜乐、基督徒的温和、基督徒的温柔、基督徒的怜悯和基督徒的关怀,并将这一切传给人?”(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让耶稣动心了,“耶稣动了怜悯的心,就伸手抚摸他。”耶稣不嫌弃他(犹太人的规定,凡患有癞病者,要远离人群,更不得与人接触,因为这种病传染性极强),而治好了他。
(铎2:11)当我们的救主,天主的良善和他对人的慈爱,显现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救了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立了什么能够使我们变成义人的功劳,而是根据他的仁慈,出于他的怜悯;藉着圣神所施行的重生的洗礼和更新。
那人答说:“是怜悯他的那人。”(参考路10:30-36)这个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撒玛黎雅人。 这是每个基督徒都很熟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