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梵蒂冈:教宗公开接见:圣门和告解是慈悲禧年的核心标记
2015-12-17

教宗强调,宽恕有时很难做到,但若我们接纳天主的慈悲,我们也会有能力宽恕他人。禧年遍及普世,而不仅在罗马。继教宗在非洲心脏班吉开启圣门後,各教区、朝圣地和主教座堂都开启了圣门。

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主席:种族主义使人成为看不见的,否定人的尊严
2016-03-04

图尔克森枢机解释说,承认自己无法将他人视为一个人,意味着已经展开与无意识种族主义的奋斗。那麽,有哪些因素能帮助我们看见对方呢?

梵蒂冈:教宗接见各宗教代表:“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2016-11-04

教宗解释说:怀着怜悯的慈爱照顾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人乃是真正的宗教精神;这样的宗教精神能克胜滥用职权的诱惑,不拿人的生命做买卖,常把他人视为弟兄姐妹,而非数字。

教宗方济各:提供青年就业机会才能避免人才外流
2016-12-02

一个人若增加了建立关系的能力,也就增长了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信赖,他的视野就会放宽,对未来的观点就会更远,渴望与他人共同建设公益。

教宗向相遇学校发表视频讯息:促进相遇文化,好能不互相敌对
2017-07-07

人一旦向他人开放,就能实现相遇,并在这相遇中获得了意义。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有意义的。

“迷信”报复“社会”(二)
2010-08-04

迷信所具有的私人、神秘、偶然、具体与功利的信仰方式,使他不愿意进入社会,无法与他人分享他的信仰,进而在信仰关系中建构社会交往的神圣法则。为此,在该事件爆发之前,吴焕明就萌生轻生念头,曾经两次自杀。

《麻风病人的使徒——达米盎神父》读后心得
2009-07-02

他人有难,我们真能够放下舆论与想法,把平安带给他人,而不受其身份、状况的影响吗?真能够活出基督,爱每个人,如同兄弟姐妹吗?老实说,我对生命、爱与希望还有很多的疑问和怀疑。

罗马:耶稣会纪念会祖圣依纳爵,将前途寄望于非洲与亚洲
2009-08-02

他说:“我们需要改变,我们需要他人来提醒我们被忘记的事。”他解释了耶稣会目前的情况,说该修会的圣召今天来自与过去不同的地区,耶稣会的前途在亚洲和非洲。

教宗清晨弥撒:天主将以我们衡量的尺度审判我们
2020-01-31

将来衡量我的尺度就是我用来衡量他人的尺度。我把我的标杆放在哪个水平?一个高水平吗?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我们不仅要在自己所行的善事或所做的恶事上有这样的考量,更应该在我们持续的生活方式上作这样的考量。”

教宗:生态与公平唇齿相依,默观及怜悯必不可少
2020-09-15

怜悯心不同于「大发慈悲」,而是能「与他人缔造新的关系」。事实上,「我们的怜悯心是抵抗冷漠这种传染病的最佳疫苗」。一个人若是心生怜悯,便能从「事不关己」转变成「重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