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7:1-16;咏89:2-29;罗16:25-27;路1:26-38随着将临期第四周的开始,教友们已经开始举行圣诞前九日敬礼,许多朋友也在准备圣诞礼物。
泰泽已故的罗哲院长在他的一份信中呼吁到:“没有爱,基督徒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基督徒的爱,就是因为我们是由“爱的天父”所生,在圣神内,将主耶稣对人的爱带给周围的人(若一5:1-6)。
身体和灵魂是一体,我们基督徒用身体作为生活的、圣洁的和悦乐天主的祭品,以光荣天主(罗12:1)。在接近教会礼仪年的末期,我们每个人也问问自己:如果今天就是我生命的末日,我要怎么样面对主耶稣呢?
所以,保禄宗徒惊叹道:“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2:20),他进而提醒每一位基督徒:“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为自己而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而死……所以,我们或生或死,都是属于主”(罗14
(罗8:14-15)耶稣称天主为“我的父”,源于祂与天父的永恒同性同体;而祂将这称呼赐予门徒,意味着通过祂的救赎,人类被纳入三位一体的生命共融,成为“天父的养子”(弗1:5)。
保禄提醒我们:“我以天主的仁慈,请求你们,献上你们的身体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罗12:1)。善用我们的生命也包含重视我们所用的食物和所穿的衣着,以及自己整个形象的打扮。
上主明令他们不要扰乱摩阿布人和阿孟人,也不要占他们的土地(申2:9,19),因为这地是赐给罗特的子孙的(创19:36-38)。这显示出上主对其他民族的安排和尊重,也教导我们应信服天主的治理。
如果说君要催科当缓,大臣偏说国家费用正急;君说人民已经贫困,应当采用变通的办法减免负担,臣偏说数额已定,难以改变。这样的做法叫做陷谀,也叫做奉迎,意在贪恋官位而保护家小。
读经一恭读亚毛斯先知书6:1a,4-7背景简介亚毛斯是主前8世纪的先知,原是犹大国提科亚的一位牧羊人,却受召向以色列北国宣讲天主的审判,特别针对其富人阶级的不义、奢侈与对穷人的压迫。
其中,北京教区的任力军、宋占军、杨科、张洪波、韩文生、罗春海、郭文武、张天路、卞寅、张继恒、孙徐森、刘谦逊、孙永书、冯国新、韩斌国共14位神父先后在南头、龙岗、福田、盐田、坪山5个堂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