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以往富裕了,生活提高了,而自杀却增多了。可见金钱不能使人满足。人生在世都为追求幸福,渴望获得幸福,但是幸福到底在哪里?第一,“人是万物之灵”。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首先,是因为人与万物有根本的区别。
从信仰的角度看,和谐应涵盖四个幅度:人与天主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大自然和谐、人与自己和谐。 在以上四个和谐关系中,人与天主的和谐是基础与根本。
谈到方济各,通常令人想起教会2位最有名的圣人,一位是亚西西的圣方济各(FrancisofAssisi),另一位是圣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Xavier)。
依撒意亚先知书(依5)、圣咏(咏22)已预言了这位受难的仆人,斐理伯书(斐2)以及礼仪年福音的读经中对受难的耶稣也作了描述。在这一礼仪中,我们不会不意识到我们自己就是那一群人中的一员。
当人的良知不再能看清天主的这个计划时,整个社会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坏。
1904年他又被调到正定府做包杰来主教的助手,对于喜欢大自然的他来说是很大的牺牲,他说:我宁愿骑在马背上在山上走动……但是无论怎样,他总是把天主的旨意放在第一位,把人灵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特别之处在于,人是万物之灵,人是天主的肖像。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精神生活,人是一种精神与物质完整结合的动物。没有精神生活或理性生活人就不为其人了!
2、天主直接的恩赐是人的肉体和灵魂。在创世纪二章七节讲道:“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内吹了一口生气,人就成了一个有灵的生物。”
(梵蒂冈电台讯)黎巴嫩天主教马龙尼礼的宗主教斯菲尔枢机7月23日回应教宗本笃十六世发起的为中东和平祈祷和做补赎日的号召,在举行的弥撒中表示:“在这个悲惨的环境下,必须忘记
2005年5月,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会见美国宗教领袖帕罗博士,《对外大传播》刊登了那一场艰难的对话,同时,从赵启正手里看到了一篇叶小文为这场对话写就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