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要感谢天主的是,祂没有让我丧失智力和记忆,让我能够继续为祂工作,在工作中看到生命的希望。就这样,我从“一指禅”,到左手能稍微用力后的“二指禅”,在电脑上照样工作着。
主耶稣派遣门徒们以一个“团体”去传福音,一方面提醒他们,福音不是分裂的,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而是一个充满生命的团体;另一方面,主耶稣也提醒门徒要互相爱护,肝胆相照,齐心协力,一起去传扬主耶稣的福音。
(罗8:14-15)耶稣称天主为“我的父”,源于祂与天父的永恒同性同体;而祂将这称呼赐予门徒,意味着通过祂的救赎,人类被纳入三位一体的生命共融,成为“天父的养子”(弗1:5)。
’他们既不是父亲,也不是母亲,意思是他们没有能力赋予灵性生命。反之,例如我读到前往巴塔哥尼亚(Patagonia)传教的慈佑会士们的生平时,看到的是有生命和有生育能力的事迹。
在属于巴西记忆的阿帕雷西达这所朝圣地却能够看到灵性、慷慨、坚韧、友爱和喜悦的价值。这些价值深深地植根于基督信仰内。其次,敞开心怀因天主而惊叹是教宗谈到的第二种生活态度。
2.一个灵魂也是重要的山区教友少,而且比较分散,青壮年们都常年在外打工,有些堂口就剩几个老头、老太太了,面对这样的情形,看到这样的场面神父不要心灰意冷,反而更要常去照顾他们的灵性需要,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
现今已由鲍斯高家庭通讯社出版的《圣鲍斯高传》1—3卷(慈幼会司铎姚惠民编译),其内容不仅有灵性的丰富内涵,更有丰盛的信仰生活指导实践,尤其是天主赋予圣人的奇恩异宠,几乎满溢于一切言行中。
由于种种原因,这篇作为单公生命最后阶段的一次长篇专访还没来得及整理见报,单国玺枢机主教便撒手人寰。今为追念单国玺枢机,我们将这次专访发表,以飨“信德”读者朋友。
当自然被仅仅视为可供开采的资源,当生命被简化为可以操控的代码,当人类情感被认为可以用算法模拟和替代时,我们便丧失了对世界应有的谦卑。
注视耶稣可以净化我们眼目,使它们做好准备,目睹永恒的生命,看到天国的景象。我们的眼睛或许有些浑浊,因为我们看了许多不属于耶稣的事物,有些甚至反对耶稣:这些都是现世的事物,对心灵的窗户没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