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爱心走访: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着,我们走访的对象是冷淡的教友,生病的教友,刚来慈溪的教友,热心的教友,生小孩的家庭,使冷淡的变热心,生病的送去安慰,刚来慈溪的送去关怀,热心的与他们分享主的爱,使我们的信德更稳固
到欧洲的意大利、法国等地朝圣,确是一次幸福的旅程,给朝圣者一种超凡的力量。梵蒂冈,普世教会的中心。教宗每周三公开接见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从各国的政要、军旅将士,到普通的平信徒,有数万人之多。
从宁波慈溪回来已近二十天,期间三天的朝圣学习历程,现在忆起依然历历在目,感叹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三天让我们从惊奇到喜悦,到感悟,以至觉醒。是心灵上的一种释放、激动。
每逢主日或大的庆节,各处圣堂都要举行隆重的大礼弥撒。随着进堂咏的歌声,主祭神父及辅祭人员列队到达祭台前向祭台行礼后,主祭会向祭台并沿祭台一周献香。
一、族长时代的离乡:信靠上主的旅程族长时代是以色列信仰的开端,也是迁徙神学的起点。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故事中,每一次离开家乡,都是对上主呼召的回应。
当时的封圣大典在圣伯多禄广场由教宗方济各主持,来自世界各地的12万名信友参礼。教宗称赞德肋撒修女藉著款待和维护人的生命,总是乐于服事众人;她是穷人的母亲和慷慨分施天主慈悲的人。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一些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亲历了中国的改朝换代,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就曾写下了记载明亡清兴的历史著作《鞑靼战纪》,被认为是研究那段历史的珍贵资料。
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泉源,借你的光明才能把光明看见。——咏36:10我们大家都喜欢做这样的祈祷,愿我们的生活没有阴暗的时刻。但铁的事实是,阴暗的时日总不能避免。
在历史上有无数的伟大人物,当我们谈论他们的时候,我们只谈论他们的人性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具有多大的能耐,对推动历史的前进起了多大的作用。历史没有忘记他们,但也只能如此了,因为他们没有神性。
16世纪,耶稣传教士在中国大陆的传教事业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不能不马上解决,但他们没有所需要的经验,来拟定应行的方针。传教士们的心火常是热的,为使中国人接受基督的信仰,该做什么时常萦绕在他们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