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来自运城、新绛、汾城等堂区的200多位教友及众多教外人士参与活动。武俊维主教与高斌一起揭碑上午9:30分,在垣曲长直教堂为胡永生神父举行纪念弥撒,由运城教区主教武俊维主祭,18位神父共祭。
祂告诉那位撒玛利亚妇人,自己就是那位要来的默西亚(若4:25-26);祂城自己为“子”,称呼天主为“父”,祂告诉斐理伯:“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我在父内,父在我内”(若14:8-11)。
祭祀队伍由宣武门天主堂穿城向西郊而行。在京教会人士和许多士大夫随行其后。从此,利玛窦的身躯融入了中华大地。继他之后,几百个传教士与中国天主教徒在此埋葬。
主耶稣在世时,也“复活”过一些人,如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路8:40-56)、纳因城寡妇的儿子(路7:11-17),以及拉匝禄(若11:17-44)等,在旧约中厄里亚先知复活过一位寡妇的儿子(列上17:21
但是在城市里不宜这样做,现代都市接待客人只在客厅里,甚至有的要到公共场所去坐,到外面去喝咖啡。还有些家庭,一家之中有信教的,有不信教的,去他家拜访,他的家庭环境不方便谈话。
与基督教同根的罗马天主教,在中国除了背负一般意义上洋教的恶名,过去曾被严重污名化之外,还受到了两个特别因素的影响:一是受中梵关系的制约,政治上高度敏感、与政府关系复杂;二是经历了梵二会议后的罗马天主教虽然做了重大改革
默主歌耶代表团到罗马2013年10月12-13日,教宗方济各按照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原先所计划的,邀请圣母朝圣地的代表来参与这重要的圣母日子。
自罗马教廷到基层教会,要求教徒抵制该电影的呼吁此起彼伏。
三、入乡随俗,因地制宜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2001年在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关于利玛窦进京四百周年纪念的开幕词上,对利玛窦做了一个高度的评价和肯定:作为先驱者,利玛窦是历史和文化上的一个枢纽,
经过深入研究,1626年10月8日,高一志针对龙华民的《论中国宗教的几个问题》一文,给罗马耶稣会总会长写了一篇报告,他从理论高度对中国天主教是否使用上帝与天的利弊,做了深刻而精辟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