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能感觉到主临在的人实在不多。人如果感觉不到主的临在,那怎么能亲近主、信赖主呢?我们的信仰固然不是靠感觉,但能感觉到主临在身边的人是幸运的。
四旬期的确是改变生活,接近上主的时期。上主愿意我们接近祂,向我们保证祂在等待我们,为宽恕我们。教宗警告说:上主希望我们真心地接近祂,避免成为假善人。假善人做什么呢?
主人终于明白,感谢主跟感谢他的差别在哪里了,感谢他只是想贪求更好,而感谢主却是怡然自得的无所贪念啊!我们认为是负面的事,天主却有正面的回应。你会说:“这是不可能的。”主却说:“我都能。”
保禄所写的一些章节,都向我们展示出像家庭教会一样的小团体,保禄宗徒直接称之为一个「家」(参阅:罗十六3~5;格前十六19~20;斐四22)。从这些「家庭」,我们能觉察到首批「堂区」的诞生。
传教方面16至17世纪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学者们认为,第三个千年黎明的标志,不再是宗教迫害,也不是什么神学性的争论和分裂。
可以说主没有从集会的内部产生圣体圣事。圣体圣事来自团体之外,是赐予的。主常是唯一而不可分的,不仅在这一个具体的地方,而且在全世界都是这样。
上主接著说:『你们的罪虽似朱红,将变成雪一样的洁白。』」上主能改变一切,祂鼓励我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卑微不幸。接着,教宗提及一个圣善之人的例子。这个人由衷忏悔、热心祈祷,奉献一切给上主,但上主仍不满意。
他们这样的忧愁、伤痛是为了我们的主,所以我们的主不能随便让他们离开,主亲自走近他们,他亲自探望他们,与他们同行。但他们的眼睛被阻止住了,认不出主来,所以辨认不出这位陌生人到底是谁。
第二个理由比较中肯实在,保留老教区就等于保留了自己在教会内的合法身份。地上教会团体:一方面,地上教会团体接受新教区,并在当地省民政厅登记爲社团。
同样,保禄也以类似的言辞表达:那说:‘光要在黑暗中照耀’的天主,曾在我们心中照耀(格后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