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海啸后幸存者重建信心“有必要对不同文化、宗教和种族的人们一视同仁,一切从人的尊严出发,基础是团结与和平”。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13日上午接见出席圣座教育部全体大会的人士,他强调教育工作是教会重大的挑战之一。教宗也谈到对话在公教教育机构的价值,青年人需要的不仅是言教,更是身教见证。
(梵蒂冈电台讯)暑期过后,教宗方济各9月2日恢复了每天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的弥撒圣祭。他在当天弥撒礼仪中说,有天主的地方就没有仇恨、嫉妒和羡慕,没有伤害弟兄的流言蜚语。
所以,灵魂得救是灵修的长远目标,提升生命质量是灵修的近期目标。人是天主的创造的,有关人的真理,不在自己内,而在天主内。我们经过祈祷、超脱世俗、顺服天主旨意走向天主,这与走向自我是同一个旅程。
他稳定了船舰,订定了大学应追求的一致目标,并聚焦于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身份、我们作为天主教大学的目标,成为澳门社区服务的地方,更广至大中华地区、大湾区,及至整个东南亚的教会,当然也包括葡语地域。
有人说:痛苦是上主化了装的祝福。圣经中也告诉我们:上主惩戒他所爱的,鞭打他所接管的每一个儿子。(希12:6)信仰也告诉我们:痛苦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我知道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
今年病人日的主题是:对患绝症病人的牧灵与灵性照顾。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今年的世界病人日文告中说,教会追随“善良的撒玛黎亚人”的芳表,一向展示出对病人的关怀。
以后经过教会人士的引导,父母怀着感恩的心,带领全家受洗加入天主教。主就这样召叫了我们一家,我的父母很快成为虔诚的基督徒,我便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
教会报刊上刊登的为主作证的故事,为教友喜闻乐见,无疑对教会的文字福传和坚固教友的信仰起着很大的作用。
珍妮,一位来自爱尔兰的朝圣者,充满喜乐地述说了她的故事: 我是在襁褓中就领洗的教友。虽然我每主日去圣堂,但只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我的先生是印度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