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约中,这种转变被称作metanoia,一般译成“回头”或“悔改”,但字面意思是“看法的改变”,指的是与生活的天主相遇之后,对生命中事物的轻重缓急作一种彻底的重新调整。
例如,有人把生活缩减为一个享受和拥有许多事物的疯狂的过程:吃喝玩乐,积累钱财,尝试强烈而新奇的刺激等等诸如此类的事。
按照惯常的看法,事物分为净洁的和不洁的。然而,在天主眼中没有这种区别,因为所有人都是子女。另外,不洁净不是来自食物、疾病,更不是死亡,而是来自不洁的心。
相反,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算计,如果计算的只是事物——根本永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让我们聆听,盛行的是个人主义和嫉妒——嫉妒是一种致死的毒物——使空气变得凝重、生活变得困难,使本应充满喜乐的会面变得更是不安
接着,讲道神师表示,难于放弃影响着所有的人:我们害怕放下自己珍视的事物,即使生活本身迫使我们放弃。耶稣邀请我们提前跨越这一门槛,使永恒成为当下的现实。
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总是想要更多地了解身边的一切事物。卡洛的父母并不是很虔诚的教友,但不知怎么的,卡洛却与天主建立了深厚的联系。信仰仿佛是他天生就能理解和向往的东西。卡洛常问父母,他是否可以初领圣体。
他们的特点是梦想伟大的事、寻找广阔的视野、敢于追求更远大的目标、想投入世界、能够接受挑战,并竭尽全力,建设更美好的事物。
人不同于动物之根本就是人的有知,可以认识事物,思考事物。非要遮盖封闭自己的有知而崇尚无知,贬低自我,返归动物,实在有损自己一撇一捺之人字!
为了一种本性道学的观念,而认为现世的一切事物都是无价值的,或平庸的,或具有危险性的,因此用现世及本性的观点而轻视憎恨现世的事物。
默观态度是必要的:它让人对事物和境遇的感觉走上谅解和爱的好旅程。走上这段好旅程的标记是内心平安、感到神慰和天主的爱,在天主内看待一切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