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每次参与弥撒圣祭,不是为了“尽教友的责任”,而是为了“领受生命之粮”,保持幸福的生活。
教宗于10月27日主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感恩祭,为第16届世界主教会议落下帷幕。以下是教宗弥撒讲道的全文:福音向我们介绍了巴尔提买,一个被迫在路边乞讨的盲人,一个被抛弃、毫无希望的人。
其实,基督徒每天的祈祷,每天参与弥撒圣祭,就是“回归天国的生活”,而基督徒每天的生活,就是祈祷生活的流溢。因着跟随主耶稣,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就是“天国在世上的果实”。
三位教区主教于行程中共祭弥撒,当他们诵唸感恩经为当地教区主教祈祷,见证普世教会共同为牧者祈祷的心,不分你我,令参礼的修道人及教友感动;内地主教用讲东话发言,周枢机也用普通话诵唸祷文,互相表达尊重,彰显共融合一的精神
每一次参与弥撒圣祭时,我们和在主耶稣位格上的主教神父一起向众人宣告:“你们大家拿去吃,这就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你们大家拿去喝,这就是我的血,新而永久的盟约之血,将为你们和众人倾流……”;这就是降生在我们每个人生命的主耶稣基督的生活
在最后晚餐中,一如在世界各地的每一台弥撒圣祭中,主耶稣对我们说:这是我的体,这是我的血,你们拿去吃吧!想来好可怕,我们人竟然“吃”天主!
1984年圣神降临节,我在中国北方某地参与了一台弥撒圣祭。在大弥撒中主祭的主教和辅祭的两位神父都是结了婚的,但圣堂里却挤满了教友,既有地上的,也有地下的,其他神父(也是结了婚的)在听告解。
于是,神父们决定单列出陪伴员一职,强调陪伴员对慕道者的陪伴除了在信仰学习上,还应该在发自内心的关爱上。2010年8月28日,北京南堂晚间弥撒中举行了慕道班学员陪伴员派遣礼,正式开始陪伴员的尝试。
献祭是从挪亚开始的,似是指杀羔羊献祭以赎罪称义的事。如此等等。新约有因信称义之说,耶稣也自称神的羔羊。凡远离恶行悔改信耶稣并按照耶稣的话所行的人可称之为义人。
他的妻子却对他说:如果上主有意叫我们死,必定不会悦纳我们的手所献的全燔祭和素祭,必不会使我们看见这些事,也不会使我们听到像现在这样的话,(民13:23)显然她对上主的认识更正确,她也及时提出了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