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林加尔默罗圣衣会只是个贫穷的修会团体,一些完全隐没遁世的修女,夫人独具超俗的慧眼,只在一次会面之后,即能看到天主的临在,心生向往之情。在此欣然译出她的两封书信,怀念她厚爱修女的情谊。
芎林加尔默罗圣衣会只是个贫穷的修会团体,一些完全隐没遁世的修女,夫人独具超俗的慧眼,只在一次会面之后,即能看到天主的临在,心生向往之情。在此欣然译出她的两封书信,怀念她厚爱修女的情谊。
我们希望与身边的人或事物相处愉快、心情舒畅;也希望从他们当中获得满足感、安全感,以及欢欣和乐趣;为我们基督徒也更希望活出基督在纳匝肋生活。
根据《依纳爵神操》中证明的一点:即便没有被禁止的话,女人的不敢犯罪,是因着罪会带来的惩罚,而不是因为罪本身的恶。创3:4-5节,既然阻止女人的主要动机是畏惧,那么蛇就要利用这一弱点来进攻。
经过在纳匝肋多年的“隐蔽生活”,耶稣以一个高度的象征姿态,来开展祂的公开生活:没有任何罪的耶稣,将自己沉浸在约旦河那肮脏的水中。这里的水,都是人们经过若瀚的施洗,洗净他们的罪过。
玛达肋纳玛利亚误以为祂是园丁(参若20:15)。厄马乌的门徒相信祂是陌生人(参路24:18)。伯多禄和其他渔夫以为祂只是个路人(参若21:4)。我们本以为会有特殊的效果、强有力的标记、压倒性的证据。
祭台上明供圣体,大堂里静极了,整座板寺山静极了!朝圣者们在圣体前做默观祈祷,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也在自我省察……与此同时,约有七八位神父听告解,每一个办完告解的年轻人,都能从神父手中领受一根点燃的蜡烛。
这位纳匝肋的姑娘,她紧紧怀抱了来到并拥抱世界的那位,她是聆听的童贞女。因为她的耳朵听了天使的宣报,她向天主的计划打开了心。
当天的弥撒读经一选自《创世纪》,讲述天主向亚巴郎承诺他将成为万民之父,但亚巴郎和他的后裔必须遵守与上主的盟约。教宗用这段经文来解释法利塞人面对耶稣讯息时的封闭态度:他们错在「把诫命和天主的心意分开」。
先知厄里亚、耶肋米亚、约伯等这样的伟人也是这样做的,他们不畏危险,遭受了艰辛与气馁的打击。然而,还有另一种停滞不前的方式,即虚假的寻求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