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基督徒(梵蒂冈新闻网)一份关于基督徒受迫害的报告书于7月15日正式发表,阐述了世界各地基督信徒受暴情况近来急速加剧的现象。这份报告书由英国外交大臣侯俊伟(JeremyHunt)委
教宗强调:不能以半心半意的态度跟随耶稣打败邪恶的胜利;我们在对抗魔鬼时,不可混淆真理,或使真理相对化。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在驱除魔鬼后,一些人开始作解释,企图削弱主耶稣的力量。
教宗说,这就是宣认:承认耶稣是他所期待的默西亚,永生的天主,自己生命的主人。今天,耶稣也向我们,尤其是我们这些牧人询问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教宗表示:“这是耶稣的道路,《马尔谷福音》以其特别的方式总结说,祂在公开传教前进入旷野四十天之久,受撒旦的试探。圣史强调‘圣神催促耶稣到旷野里去’。
2025禧年:耶稣基督是我们的希望II:耶稣的生活——相遇III:匝凯“我今天必须住在你家中!”(路19:5)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今日我们继续默观福音中耶稣与一些人的相遇。
你们应该用热忱和爱德去激励堂区的活动、修会团体、教会活动,以及你们所属的青年团体。注意留心别人的福祉,忠实于你们所作的承诺。
他的伤患必须得到医治,然后再谈其余的一切……教会的司铎必须是仁慈的,对人负责,陪伴人,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洗净他的近人,减轻他的痛苦。这是纯正的福音。
这位方济会士在信函首部分为教宗的决定提出两个原因:重申司铎独身乃“教会获得及希望保护的恩赐”;以及协助主教“在日常职务上维持和促进圣职人员的纪律”。
(65)教宗在牧函中写道,基督信仰要么是与生活的耶稣相遇,要么不是。“礼仪为我们保证了这相遇的可能性。我们不需要对最后晚餐的模糊记忆,我们需要的是临在于那个晚餐中。”
这位传教士和同会兄弟一起翻译了许多瓜拉尼语的书籍,使人们从中发现了这一原住民族因饱受迫害流亡的真相;以及耶稣会在巴拉圭的福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