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友而言,也是出于信仰的责任,因为宇宙反映了耶稣基督的面容,万物都是借着祂而造成的且在祂内得到了救赎。
在全世界大约14亿信友的天主教大家庭中,许许多多的教友都有一串玫瑰念珠,尽管念珠的风采很不一样,有昂贵一点的,有普通一点的。
在巴黎读博士的四川刘薇佳姐妹,本来希望陪我下午去圣心大教堂,但是我怕影响她的功课,没有打扰她,我给她说,一般问题我自己解决,碰见二般问题,自己实在无法解决,再微信联系,请她遥控指挥我,自已能解决的问题,
答:银号提醒我们要常常保持警醒、服从教会的召唤,并在喜乐与危难中记念天主;约柜与云彩象征天主今日仍以祂的话语、圣事、圣神引导我们;我们的信仰生活也是一次“旷野的旅程”,需要信靠、服从、团结与祈祷。
增进灵性合一:集体祈祷能将信友们的心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力的祈祷团体。正如耶稣所承诺的:“哪里有两三人,因我的名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玛18:20)。
在大教堂里面朝圣团参与了当地非常重要的正午弥撒,我们的领队神父参与共祭,并用中文诵读信友祷词,恭读感恩经,为信友们送圣体。弥撒后举行了大提炉奉香礼,闻名世界的大提炉好几个人才能摇得动呀!很是壮观!
一幅痛挽长联,准确地表达出大家的心声:通五洲语文,交四海朋友,荣臻三德学品高;两袖清风眠主怀,一身正气传吾辈;树六合壮志,获七大神恩,名扬八荒声播远;九旬无私献教会,十万信友哭荫明。
这次的信并没有儿所期待预料的那样,给儿带来母亲病情稳定或好转的消息,却带着儿柔肠寸断的噩耗。妈妈,那个梦意味着什么呢?是儿日有所思的结果呢?还是妈妈因思念儿而给儿送来的信息呢?
在梵二以前,我的神学教授Hofinger就提议把春节向父母拜年的方式应用到信友由长兄基督率领着向天父顶礼朝拜。有的地方也有年节去旧迎新的宗教礼仪。
他将第一封信上网后旋即引起关注,一周内已有五千人次浏览,其他网页和网志亦引用该信,连非洲的媒体也跟进报道,忠告当地人千祈唔好带毒品嚟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