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世纪,传教士来华传教,他们首先就是要熟悉中国文化,学习当地语言。那时天主教就其外在的结构,对教义的陈述,祈祷经文以及教会礼仪的仪式而言,使用的都是拉丁文,这就使牧道者难以施教。
明确除《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教,不得开展宗教教育培训、发布讲经讲道内容或者转发、链接相关内容,不得在互联网上组织开展宗教活动,不得直播或者录播宗教仪式。
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左三)接见澳门教区黎鸿升主教(右三)一行2006年7月,黎主教借到韩国参加亚洲主教会议的机会,分别访问韩国原洲教区和春川教区以及韩国致命圣人传教修会,与当地的主教和修会会长讨论支援澳门神父事宜
罗马天主教第一次传入中国是在元朝,然而这一时期,天主教主要传教工作是在当时居于社会上层的蒙古人与"色目人"(外国人或西部少数民族)中展开的。
传教时受的轻慢凌辱,困苦艰难,更多得不能形容,最后被人负卖捆绑,诬告鞭打,头戴茨冠,口尝苦胆,以致于流尽宝血,死于十字架上。一生所受的苦辱,使人不敢设想,真像先知依撒意亚所说:他是痛苦中的人。教友!
不过,县志办的工作人员倒是在《阳城县志》里查到了这么一句话:“1903年,英国人斯米德来阳城传教,在东关城后巷设立教堂。1921年后,由简称为何、巴、艾的3个英国人依次传教。
耶稣在派遣门徒外出传教时就告诉他们:“我派遣你们好像羊进入狼群中”,他们会受到同胞、同族的排斥和打压——交给公议会,在会堂被鞭打,也会受到政治的迫害——被带到总督和君王面前(玛10:16-18)。
杨主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传教心火大,胆子也大,他内心相当坚强,心地善良、慈善。他像老爷爷那样慈祥地对我们。我的圣召就深受他的影响。当时,我立志去修道,自己暗下决心要做一位像他那样的神父。”
但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之后,由于“礼仪之争”引起清廷的限制传教政策,这批“天学”文献中和基督教教义与神学伦理及相关的部分,除了在一些教堂图书馆中保存外,社会中则不易见到。
赵神父的抗日工作,首先从后桑峪天主堂教友中着手,配合当地抗日政府,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当时参加正规部队的青年就有10名。后桑峪两盘生铁炉18名工匠先后举家42人加入了怀来芦子水八路军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