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提倡通过默想生活,实现人应该怎样在世界中引导自己。有人说到:“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这样看来道教信仰更像是一种生活艺术,对生命的终极却是显得模糊。
回眸人的一生,一个个幼小的生命,从哇哇的哭泣声中降临到这个世界。第一次睁开眼看到有很多人在你周围,关注着你,呵护着你。
不但自己经常向邻国教会致歉,而且还督促日本当局公开正式道歉,更不遗余力地为战争中受伤害的人民仗义执言,大声疾呼……他的正义行动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
相反,这似乎呈现了教会投身于世界并从世界获得反馈的形象。圣名拉匝禄的圣座圣职部部长俞兴植枢机主教,从身体姿态散发出这份气息。
教宗在致美国人民的录像讯息中指出:“今天的世界比过去任何时代更需要希望:和平的希望,正义的希望,自由的希望。但如果不顺从天主的法律,这种种希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人死后是否会到另一个世界?那里是什么情形?这是许多人都想知道的事。然而有人却轻率断言:“人死如灯灭,死了算了,一切都没有,天堂与地狱与我有什么相干的呢?”
3.圣善生活世界的新是因为基督徒带来了新的福音,新的生活方式。圣保禄宗徒的书信为我们描述了基督徒的生活。
参见庄吉发,〈清代前期对天主教从容教政策到禁教政策的转变〉,原载《历史与宗教﹣纪念汤若望四百周年诞辰暨天主教传华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辅仁大学,1992),页315。]
鲁汶是个小城,因天主教鲁汶大学而闻名,这所创立于1425年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学生人数超过3万,来自120多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此就读。
《启示录》(即《默示录》)就是对未来世界的预警。最著名的预言有以色列的亡国与复国。据人种学家研究,无论何种民族,一旦亡国500年,相当于20代,就再难复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