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老友陶倍玲老师有关尹玮玲(EvelynWhitehead)女士蒙召去世的消息,我即刻想到了圣保禄宗徒的话:“生是基督死是福”(斐1:21)。
在我们众人都莫名其妙的过程中,天国的种子就开始在我们的生命中成长、开花、结果,有的成了虔诚的基督徒、有的成了积极的福传者、有的成了神父或修士修女。
每一位基督徒也蒙召叫而成为“主耶稣的光荣”。十字架的苦难,就是主耶稣爱人的光荣。“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
在2025禧年这一历史长河中的特殊节点,望德促使我们信徒回顾天主的信实作为,亚巴郎——亚伯拉罕从蒙召离开本土前往应许之地,到以色列民族在苦难中坚守对天主拯救的盼望,这些过往的事迹都成为当下基督信徒满怀希望的坚实基础
在苦难临到之前,约伯虽为“完人”,却对天主的全能有着理想化的理解——他以为义人必蒙福,恶人必受罚,直到灾难击碎了他的认知框架。
正是在这个意义,贝尔格里奥(JorgeMarioBergoglio,1936-)在1992年就任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辅理主教时,即选择了圣贝达司铎(St.Beda,672/3-735)因慈悲而蒙拣选
还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中作主;你们所以蒙召存于一个身体内,也是为此,所以你们该有感恩之心。
在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蒙、满、汉三个民族。早在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就钦点此地为皇家打猎和练兵的场所,即———木兰围场。
1、天父爱人的模范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人蒙天主召选以天父的圣爱去爱护当代的人,大圣若瑟就是人类中最完善的一位天父爱人的模范。
圣经为我们举出一些例子,说明许多男女是在晚年时蒙天主召叫参与祂的救恩计划。我们想到亚巴郎与撒辣,年事已高,对天主许诺他们有子嗣感到难以置信;他们没有子孙,似乎使他们对未来不再有任何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