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建立在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之经济原则的现代文化潮流,已经把正义的概念从它的超性根源切断了,使它脱离了仁爱与团结关怀:‘人的社会’不是单靠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而成立的,更重要及优先的条件是无条件的施予、恻隐及共融。
(伯后3:9)任何一个人的丧亡对耶稣来说都是万剑刺心的痛,因此,他不惜历尽千辛万苦,受尽奇耻大辱,甚至牺牲自己天主子的生命来拯救人灵。
这个传统的结构是由宣报、纪念、祭献的餐宴所实现的共融(参:格前十16-17)、对末世的期待等元素所组成的,如此,这传统一方面具备、一方面也延伸了旧约及犹太的逾越节礼仪。
他说:1992年的时候,我在广东打工,有个主日天,我怀着迫切的心情到当地一个教堂参与弥撒,结果很多教友严厉而冷漠地问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你是哪个教区的’‘你圣名是什么
主日天的时候,高神父便给每一个教友10本福传小册子,让他们回家后发给自己不认识天主的邻居、朋友、同事等等。
天主使人分享祂的神性,人越来越肖似天主,人的生活被圣化。这使我确信一个信念:人只要与天主相遇,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发生改变。它激励我不断发下自己,寻求天主和他的旨意,在祂内我被改变被圣化二、黑暗之路。
而嫂子却怀着一种天真的想法,认为只要她进教就会慢慢地好起来。
于是郑秀华开始每主日天与两位教友去张王村的祈祷所聚会。没想到,去了之后,她心里感觉特别豁亮,说不上来的开心,和教友们一起祈祷、参与弥撒、听神父讲道理等,而且一个主日都没有落过。
(德17:1-14)天主使你们与基督一同生活,赦免了我们的一切过犯。(哥2:6-15)天主的愚妄总比人明智,天主的懦弱也总比人坚强。(格前1:25)天主是我们的救助和力量。
耶稣就是天主子,是预许的救世者。正如圣若望所说:至于我们,我们却曾瞻仰过,并且作证:父打发了子来作世界的救主。(若一4:14)耶稣由圣神受孕,生于童贞女玛利亚,诞生在犹太白冷城外的马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