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圣人、多少信德的男女老少给我们做出了见证;向我们展示出这种无限的开放、这慈悲的走出去是可能的、可行的。而慈悲的走出去是爱及其奉献、牺牲和无偿内在逻辑的紧迫推动力(参见格后5,14-21)!
弥神父说:“在小修院的时候我就是唱诗班的一员,通过品味歌词,歌唱已经成为我做默想的一种方式。”很多次,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独自留在圣堂放声高唱、赞美天主。他说,“我的修道就是歌唱。
教会全面配合,科隆总教区允许神父们做共祭弥撒,但是教友们均不可参加。教堂大门开放,以便提供教友们做个人祈祷。神父们也为教友提供修和圣事,但是按照规定保持距离。
本笃十六世更多次地强调了教理讲授在新福传运动中的重要性,并在手谕《信仰需要教义支持》(Fidesperdoctrinam,2013)中再次对这个使命做出了重要指示。
教宗强调,在一个转面不顾人的痛苦、对照顾弱小者和脆弱者“一无所知”的病态社会中(64-65号),我们众人都应邀克胜偏见和个人利益,做他人的近人(81号)。
这就是先知们,所有属于天主的人,特别是做父母者所经历的“爱的责任”。首先,“爱的责任”是“爱的呼唤”。
接着她又说:“我觉得我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他们是弱势群体,非常需要别人的帮助。疾病已经使他们的身体备受折磨,而因无知产生的歧视更让他们失去生活的勇气。他们需要他人的关怀,需要心灵的慰藉。”
对于参加过高考、养成逢题必做习惯的我对此立即产生巨大兴趣:“必须拿过来好好看看”。
2、家庭的将临期家庭的将临期就是全家人一起积极准备,等待天主救恩的来临,等待主耶稣来做我们的家庭之主。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为了所有家庭成员的美好愿望。
先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了做父母和爷爷奶奶在信仰培育中的责任和重要角色;教会更将特定的主日定为“祖父母和长者日”,就是提醒我们对下一代青年人信仰培育的基本责任。2、如何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