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因为在我们的生命穿越死亡之门而进入上主的永恒以前,所有基督徒都无一例外的生活在罪恶的世界中。没有人可以对那些罪恶的声音、罪恶的情景、罪恶的感觉做到绝缘。
在《教会宪章》的分享中,强调了积极参与教会建设的重要性:教会是以天主为中心,以基督为中心;无论谁有这样那样的神恩,都是天主的光荣,作为个人不可以标榜、窃取天主的光荣。
这不仅是由于人害怕接受生前的惩罚或死后的审判,更重要的生而为人,不论对人生有多少欲求,一旦失去做人的自信和尊严、希望和理想,一切欲求的满足在人生意义中便失去了价值。
他是1991年7月1日耶稣宝血瞻礼在神堂沟举祭中,倒在祭台上,抢救无效,于两周之后离我们而去的。
难道一个有理智、有意志、有情感的生命只能在河流中没有目标地漂泊吗?难道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只是一厢情愿吗?在人生旅途的重重疑虑中,人自身是无法找到圆满的答案。
我们做“避静”者,若不如此,就难以做到《大学》中所说的:“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及“心毋妄思,意毋妄动,惟使我忆主爱主”的避静神益。
亲爱的读者朋友,很高兴你提出了“圣经可信吗”这个问题,这是基督教信仰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之一。对此,我们这些基督徒恐怕比一般的非基督徒更在意。
还记得去年的秋分时节,在满地黄叶中,我满含不舍,送走了老五爷——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亲人。
这是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接受意大利主教团媒体《未来报》记者斯塔法尼亚∙法拉斯卡的长篇采访中做出的权威性阐述。
坎塔拉梅萨神父指出,教会始终坚信基督这位救恩之源的天主性,每个基督徒都该自问基督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何等地位?《尼西亚信经》第二部分的开端宣认:「我信唯一的主、耶稣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