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引用《纽约时报》的文章作结: 几千年来,由不同人群组成的世界一直冲突不断,一个重要原因是少了宽容、理解和相互尊重。
教宗方济各在与世界修会总会长联席大会成员座谈时,引用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话:“教会的增长是通过见证,而非劝诱。真正有力的见证与不寻常的态度相连:慷慨、超然、牺牲、忘我、和关爱他人的献身生活殉道精神。”
这几乎是众所期盼的时刻,因为这是教宗方济各再次向监狱这个边缘世界表达关爱的强烈信号;这种关切之情可以明显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天主教会一般不给非公教信仰者分送圣体)教宗回应说普世教会的共同发展使过去的时代得到改变,即上述信义宗福音派教会领袖尼古拉斯·施耐德所提到的应展开宗教对话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基督徒的伦理道德上向世界展示彼此的承诺
他说:「世界显然地已经变得理性许多,为此,有一种普遍的倾向,认为每种情况必须以实验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即使是死亡这大问题也不需只从信仰来回复,而是从可验证、实证的知识。」
自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推行礼仪改革及本地化工作至今,整个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变化之大,有人用“时代激变”来形容,我认为绝不夸张。
它或许教给我们应变灾难的能力,或许丰富我们承受挫折的经验;或许启迪我们全面地认识世界,或许警示我们辨证地看待问题;或许揭露事情的真假,或许曝光人性的善恶……只要我们能含着泪沉默
事实上,电影在结尾处,为观众展开了一幅这样的画卷:面对纷繁复杂的悲喜世界,活在当下的我们缺失了什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世界虽大,我心虽小,大者难使小者足。小小之心,所需所要,唯有基督能满足。你的心虽小,但是把全世界装进去却装不满。因为你的心被造,不是为着装外面物质的世界。你被造是为着盛装神。
他们所关心的是基督信仰在世界的这块地方是否能生存下去。实际上,人们在反躬自问,基督信徒是否能留在这里,还是真的被视为空中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