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也就是福音中,行动在明认信仰的表现中:行走,建设,明认信仰。行走:雅各伯家。雅各伯家!来让我们在上主的光明中行走吧!这是天主最先对亚巴郎说的话:你当在我面前行走,做个成全的人。
斯卡尔法里撰文论及信仰、教会和今天越来越世俗的文化,他既表达对教宗方济各的钦佩,也回应其第一道通谕《信德之光》。他在八月七日社论的末段提出三个疑问:究竟天主的仁慈会否延伸至非信徒?
教宗那篇演讲的主旨在阐述信仰和理性的密切关系,凡是不合乎理性的行动,都违反天主的本性。
(信仰通讯社曼谷讯)日前,首届亚洲福传大会组委会亚洲主教团联盟福传办公室正式公布了即将于十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泰国清迈举行的首届亚洲福传大会议事日程。
通过方神父热情洋溢的讲解,朝圣教友对杭州教区以及对自己信仰上的认识收获良多。随后,朝圣教友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杭州胜景——西湖。感叹先人们为后代子孙留下的宝贵遗产:雷峰塔、三潭印月奇观、岳王庙等。
他说:「在这处境下,牧者和信徒关注到好些在传播福音、以至教会团体内传播信仰时遇到的困难。」教宗觉察到,当福音传播方式不太有效和吸引时,便难以向平日不关心福音和没有信仰经验的人传递福音信息。
他说:“我们的信仰意味着归属、相遇,以及朝拜天主的面容,这要求我们超越个人和家庭的需要,感受到我们的行动范围应着眼于人类,这个人类比我们自家的庭园和范围更广泛。
从那时起,「基督信仰愈加成为一个无可比拟的殉道者教会。事实上,今天殉道的人数比初期教会受迫害的人数来得更多。在所有因自身的信仰而受迫害的人当中,基督徒的比例高达八成」。
为增强信仰,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宗教知识。他从2006年开始练习写文章,陆续在《信德》、《圣心蓓蕾》、《使徒》等教会报纸上发表了上百篇文章。
他说:“父母那时只知道热心,让孩子们进堂念经,但讲不出信仰的实质,让我感受到信仰就是负担,只有束缚。但我是一位‘教友’的事实,却从小在生命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