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统对于善恶抉择的阐明我国著名的孟子曾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并用孺子将入井的故事加以阐明:当一个小孩爬向井口的时候,不论什么人看见了,都会为小孩捏把汗,都会情不自禁地跑过去把这个小孩从井口抱开。
曾经有一位母亲对即将步入修院的儿子说:自己选择的路,爬着也要走到头。由此可见,修道人给予父母的最好回报,就是在上主的葡萄园里辛勤耕耘,争结硕果,愈显主荣。
玛尔大并不是一个缺乏能力的人,她是很有素质的,她不是一个做事不讲究质量的人,也不是一个赖在沙发里只会叫苦的人,她想要做到最好。问题恰恰在于玛尔大太想做一个好主人了,好的标准是她自己认为的!
读经:宗十34-43、格前五6-8、福音:路廿四1-12耶稣复活是基督信仰的中心,但也是最受古往今来「唯理主义者」(唯理主义或称「理性主义」,认为只有人的理智可以理解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有历史性的。
过去的一年是对二十世纪悲惨事件、和对信仰迫害开始的纪念。但痛苦并没有离开世界,每天都听到战争和战争的风声。然而尽管有邪恶的攻击,世界仍然存活下来。
EWTN/信德网讯在每日的弥撒上,教宗方济各对望德加以思考,强调说,望德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上主的礼物,同时也警告说,错误的态度也可能会被当做美德。我们中的每个人,应该将自己安置在何方?
诺里奇的儒利安(MattBrown)在诺里奇的儒利安感受到天主圣爱的启示650周年之际,教宗方济各致函东盎格利亚(EastAnglia)的主教科林斯(PeterCollins),表达了他在精神上的关怀。
很有意思的是,恰恰在这悲剧席卷布达佩斯的时候诞生了一个基督徒平信徒运动,而且不久之后就布及全世界。我们谈的是“天主的自愿者”运动,更加广泛的由卢嘉勒创立的普世博爱运动的一个分支。
透过这部作品我们分享了教宗在他的司铎、牧职及灵修生活中的慈悲经验。帕罗林枢机则强调《天主的名字是慈悲》一书几乎在引领读者进入慈悲的奥迹。慈悲是基督徒的身份证。
各位宗教研究的专家学者,各位宗教管理的官员,各位教会的同工大家好。我代表香港原道交流学会欢迎大家参加第四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