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此重要、影响如此之大的一个节日,在基督教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算不准的尴尬状态。这跟复活节日期的规定有关。
在孤儿院的暖气锅炉旁,凛冽的寒风中,一位修女正在把大铲大铲的煤投进忽忽作响的锅炉中,额上沁出汗珠。一位女性充当锅炉工,让人感动不已。
2.文化与宗教的沟通和交谈 宗教的产生是由文化中来的,有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宗教,这与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了宗教与文化的沟通,这种沟通是一个人的行动表达,故有日常生活的沟通,即宗教与人的生活的交谈
我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每个人注定都要死亡。但是,基督徒将自己的死亡与基督的死亡连在一起,把死亡看成是走向基督的路途、进入永生的门径(参阅教理第1020)。
德肋撒14岁那一年,她的另一位姐姐玛利亚,也入了里修的圣衣会。就在那一年圣诞夜,德肋撒遭遇了一场精神的考验。这段考验,她后来常常比作她个人的‘归化。
这一演讲的素材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基督——永恒大司祭、万民善牧的教训;教会——基督净配的训导;圣母玛利亚——司铎之母的心声,和一些神修大师、圣人圣女的言论。
编者按:人生是一个大考场,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回顾我们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考试中度过的。在读书时的期中、期末考试;在找工作时的文化考试、入围面试;以及在工作后的绩效考核、职称考试等等。
我们在洗礼中“归于”祂的死亡,表示我们旧人的灭亡已开始。“我们藉着洗礼,已归于死亡,与他同葬了,为的是要我们像基督藉着父的光荣,从死者中复活了一样,能度一个新生活。”
公元前10世纪,当中国的道教在周朝缓慢发展、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文献刚刚编辑成集时,这个位于中东的古城耶路撒冷,已然建成了雄伟的所罗门圣殿—自犹太教开始,耶路撒冷成为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
深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我预感到我那最可敬的傅铁山主教真的要走完他生命的最后里程了,匆匆赶到医院作最后的握别。傅主教已重度昏迷。病床边几位护士正紧张地采取各种医疗措施,做最后的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