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往往成为了亲密的敌人,最后只留下牵引、责任、限制与操纵,成为苦恼和沮丧的来源,这大概又是人的根本处境。
教宗也勉励信友们以温良和尊重的态度带给人们相信的理由。
统一整篇圣咏的主题是天主永恒的爱,藉由忠实、仁慈、良善、恩宠和温柔表现出来。圣咏指出,天主的爱第一次的表现是在创造天地万物。
因为在我的脑海里“神父”一词和天主经常联系在一起。由于害怕,我不敢和神父单独相处,更不敢在神父面前随便讲话。每次见他总是远远站在祭台上的高大威严的形象。因此,神父变得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
6版和7版的5篇文章,从不同层面,为我们展现了“愿你的国来临”的现实画面:神职人员与教友在信仰生活中,为追随基督、效法基督而作出的无私奉献及凝成的兄弟姐妹之情,令人感慨万端。
近20年来,台湾教会致力于青年福传工作,各教区和修会先后成立青年工作室,在教会内促进对青年的重视。青年工作者们每年一起开会、进修、共融。
因着基督的生命和生活,让人看到了上主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动存在。为此,基督告诉他的第一批门徒,他们将通过在他身上亲眼所见,亲身感受来见证他的生死与复活,并以其具体的行动效法他的生活。
教宗在讲道中指出,福音多次呈现耶稣与群众同在:从耶稣诞生时朝拜圣婴的牧童和三王,以及作异梦的年长者,直到祂受难时为祂擦汗的妇女、帮祂揹十字架的基勒乃人,以及左盗右盗和百夫长。
天主教徒小林未希首先问道,在一个著重于生产和竞争的社会里,青年能如何与天主相遇?教宗指出,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社会外表高速发展,实则生命力奄奄一息,一切索然无味。
善道圣母隐修院的修女写于善道圣母隐修院心脏的"合唱"中当圣方济各和圣女加辣吸引了众多渴求真理和福音的男女时,那是在1100年的末期和1200年的初期,当时的传记作者用这样的话来框定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和精神形势下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