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的慈悲使人成为珍宝,如同是属於祂的个人财富;祂守护这财富并因此而感到欣慰。
之后,又以为财富、权力可以为我们带来尊重,带来人生最大的成功。可是,当握有权力之后,才发现,已经成为权力的奴隶,因为身后会有更大的权力。最后,以为只有地位、荣誉可以让心灵得到安歇。
后来上主就恢复了约伯原有的一切,甚至赐给他比原来更多的财富和后代,约伯又活了140岁,以享天年。约伯因正直无私天主赐给他一切,当天主的考验来临时,约伯遭受了巨大的伤痛。
后来,我们组一个成员问了我一个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古怪但却困扰他很长时间的问题:“神父、修士和修女们并不创造社会财富与价值,你们这样下去会不会成为社会与教会的蛀虫,而使教会成为专门侵蚀别人财富的败类?”
在当今的社会,如何公正、有效地分配新增长的财富是一大难题,因为再合理的分配制度也要滞后于财富的增加,更何况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物欲,而人们的物欲又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必须要用良心和道德加以约束,这样才能圆满地实现社会的和谐
既然现世的财富谁也带不走,现实的名誉谁也无法常受赞颂,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抓芝麻,丢西瓜”?把最珍贵最值钱的灵魂,不当一回事,却把易坏易朽易变的现世财富、名利、虚荣当作珍宝看待?
是祂领你经过了辽阔可怖,有火蛇蝎子的旷野,经过了干旱无水之地,是祂使水由坚硬的盘石中为你流出,是祂在旷野内,以你祖先不认识的『玛纳』养育了你…你心里不想:『这是我的力量,我手臂的能力,给我造就了这样的财富
世界潮流的标准是:你拥有多少财富?和你在什么地位上工作?这种价值观企图缩小我们的生命视野,模糊人生的意义,以拥有的多少评断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存在比拥有更重要。
他说自我孤立永远无法在文化上成长,认识其它文化则是成长的良好时机。 教宗指出:要是我们自我封闭,只掌握原有的知识,我们就无法在文化上成长。